众多客户投诉太平洋保险理赔问题
在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理赔服务中,黄国红遇到的情况也许属于特例,但是,王治遇到的理赔纠纷,却绝不属于个例。
2008年7月23日,林先生向世纪保网投诉太平洋保险拖赔和惜赔。林先生反应:我的车是七月九号出险,当时前右侧板损坏较重,右前门也受影响,但太平洋保险的定损员说什么也不给修门,说漆损坏了点,漆点一下就好了,结果只修了650元。就这650元赔付也不及时,上周四拿修理发票去路桥分理处说没现金,让我给了他们工行的帐号,到本周三还没到帐,电话询问定损员竞胡说已转出,再询问财务,结果说财务没交接好,钱还没转出,说下午立即转,过一会又来电说今天转不了拉要等明天,不知他们是干什么的,明天不知又会有什么事?
2010年9月2日,崔凯向世纪保网投诉太平洋保险赔付不合理不到位,并对太平洋保险的诚信提出了担忧。崔凯反应:本人驾驶自己买的新速腾车发生事故(单方责任),车身底盘受损,DSG变速箱破裂约5厘米长的口子,大众4S店建议更换,但是保险公司说只给维修,一直拖了俩星期。崔凯说:保险公司定损人员的一句话让我心寒好一阵子:“也不是不能换,等我回去再跟领导商量下吧”。崔侃质疑,作为一个上市公司,损坏物件的更换和维修就没有标准吗?几日后保险公司见我态度强硬,说上报太平洋总公司了,等上海总公司的批复吧!!!一等6个星期,杳无音讯。多次给95500电话投诉,还是是没有进展。崔凯问世纪保网:太平洋就这样的办事效率,如何生存下去?这样的保险公司我们还能不能信任?
类似崔凯和林先生对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理赔投诉,世纪保网已经接到了数十起。为什么本应该很清晰,很标准化的理赔服务,会激起客户如此多的投诉?太平洋保险在理赔服务上,到底有什么内幕?
赔付率考核成保险公司核心文化
央视每周质量报告,在车险理赔内幕报道中指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考核指标有两个,名列第一的就是综合赔付率,其权重达到了50%。也就是说综合赔付率的高低必然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产生重要影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内部高管也承认,赔付率指标是公司绩效考核的主要指标之一。
央视报道指出,保险公司是个商业企业,选择用客户满意度考核员工,还是选择用赔付率考核员工,本身只是个经营理念问题,但是,当这种考核,把自己的基层员工逼向恶意低赔的时候,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在近期举办的第一次中国保险法学会全体会议上,有专家认为,目前中国保险业的问题早已经超越了损害消费者利益这条红线,相当一部分保险公司甚至在追逐不正当利益的过程中,已经伤害了保险行业自身的利益。
保险实务专家,世纪保网运营总监潘浩认为:保险公司卖保险,卖的是一个保障承诺,消费者买保险,买的也是一个保障承诺。消费者为什么愿意用真金白银去购买一个承诺,这是保险业的最大诚信原则所决定的。什么叫最大诚信原则?通俗讲就是当消费者遇到风险时,保险公司会用最大努力去兑现当初的承诺。这才是保险公司这种商业行为存在的一个合理性基础。国家领导人反复强调,企业家的血管里面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当一个行业连行业存在的合理性基础都不去爱护时,谈何道德血液。
对于保险业乱象和差口碑,保监会新上任不久的主席项俊波,在调研和开会时格外强调,保险企业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着重解决人才培养和行业形象建设问题”。而解决行业社会形象问题,“本质是解决从业人员的价值取向、职业道德终极目标的追求。”
为什么太平洋的一起正常理赔,会导致如此激烈的暴力冲突?为什么太平洋业务员工黄国红,会坚持不懈进行长达3年的诉讼?太平洋保险文化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网将继续跟踪报道。(来源:世纪保网)
- 1
- 2
- 3
- 上一页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