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得了窝才留得住人。这话不仅对准女婿有效,对一个城市甚至国家一样有效。 最近的两个消息正在验证这个结论。一个是,人力资源服务商在其招聘网站上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工作的公司白领中,有近六成表示有离开这些城市的打算。房价太高,成为近六成一线城市白领要离开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住建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12日正式对外发布,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可将新就业职工和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 白领和外来工,听起来在收入上会有不小差别,但殊途同归:在赖以谋生的城市中,找到头顶的那片瓦,一样困难。 在高流动叠加高房价,算得上是现在社会的一大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外来人员的住房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住建部等七部门强调外来工纳入公租房的供应范围,毫无疑问是体现了政策的善意。公租房,在买不起房又想租房的群体看来,是比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更吸引更实用的保障性住房方式。
不过,回到现实层面,经济效益相对好得多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尚且如同挤牙膏一般,公租房又能在何时真正诞生,生存的空间又能有多宽广?经济适用房被诟病“不经济”也“不适用”在先,公租房会不会因为选址的问题,分配的问题,而导致被“弃用”?
曾有评论认为,大陆土地出让政策学习香港,但香港是在有系统有保障的保障房体系前提下,才进行卖地高房价的,这一政策的基础是,让大多数的人有房住,让有钱人住商品房。
调查发现,有23%的受访者打算把中西部城市作为目标城市,有21%的受访者选择东部沿海的二线城市,选择北方二线城市的占到了9%,有10%左右的受访者表示目前还没确定好选择哪些城市,但只要不是一线城市就好。
高不了太多的收入,却多出数倍的住房和生活成本,拥堵的交通,相对糟糕的自然环境,如果没有房,没有安定下来的感觉,城市如何留得住人?但愿公租房政策,这次能茁壮成长,开出花,结出果。安居乐业,必须要有地儿窝着,才能好好干的。 吴旦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