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房贷诈骗 呈现三个特点
朱瞻园是长荣金融(国际)公司的信贷部主任,对近年来频发的电信诈骗一直很关注。
朱瞻园认为房贷电信诈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诱惑力大。房贷电信诈骗往往打着“无抵押贷款,贷款利率低,当日放贷”的美丽幌子,来迷惑贷款购房人。
朱瞻园指出,特别是第二、三套房的购房人,调控房价新政出台后,房贷门槛提高,这部分人首付款增加,贷款利率也提高了,还贷压力远比以前大。因此,当看到房贷短信后,立刻就被吸引了,结果上当受骗。
二是诈骗借口不易察觉。
朱瞻园介绍,房贷电信诈骗往往是通过电话要求贷款购房人,先向指定账号汇去一定比例的手续费。
为了不使贷款人察觉,对方的作法是贷款数额越大,要求汇出的手续费比例越小。如贷款300万以上,收取0.2%的手续费,对此一般人往往能够接受,甚至认为合理。
三是骗取身份证扫描件和银行账号、密码。
房贷电信诈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利用“网络签约贷款客户”等所谓“新业务”,骗取贷款购房人的身份证扫描件和银行账号,然后再采取“试打款”的办法套取贷款人银行卡密码。
骗出密码 “钓”走卡里3.9万元
朱先生介绍,5月初,广州一打算通过网络申请房贷的居民,就这样上了当。
当时,对方在得到该居民身份证扫描件和银行账号后,称为了检查他的账号是否安全可用,决定先试打500元钱让他查收。
果然,第一次试打后该居民很快就收到了500元钱。于是,对方又称第二次试打5万元让他查收。很快,对方电话打了过来,说打款成功让他查收。谁知该居民的卡上根本没有这笔钱。
对方很着急,说正在与银行工作人员交涉,要求他将银行卡密码告诉银行工作人员,以寻找5万元钱的下落。
该居民没有多想就将密码告诉了接电话的“银行工作人员”。当他明白过来后再查询时,发现自己卡里的3.9万元已经被对方取走。
说法
电信诈骗 专“傍”热点设骗局
留美法学博士、中国法学会会员苏兆和,著有《电信诈骗犯罪与预防》一书。
苏兆和发现,电信诈骗案件有一个特点,就是专“傍”热点,根据热点实施诈骗。
如春节前,人们购物活动较多,电信诈骗的内容多与购物有关。
苏兆和曾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搜集到的51件电信诈骗案进行了分析,发现有37件与购物有关。
再比如,寒暑假结束,中小学开学上课,这个时候发生的电信诈骗案多与学生有关。
苏兆和认为,现在由于房价调控新政的出台,房贷门槛提高了,于是电信诈骗又 “傍”上了房贷。此类诈骗手法抓住贷款买房人急于得到贷款的心理,故意宣传房贷手续简便、房贷利率低等特点,以收取手续费为由,诈骗贷款人的钱财。
另外,不法分子以办贷款手续为名,骗取贷款人的身份证号和银行账号,然后再采取步步设局的办法,套取贷款人的密码,以窃取贷款人账户里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