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楼盘为何喜欢穿"洋马甲"? 崇洋媚外应该休矣
阳光威尼斯、巴黎风情、北欧丽景、剑桥景苑……如今,上海起“洋名”的楼盘比比皆是。不少居民对“洋名”并不认同,认为是开发商在忽悠人,甚至酝酿更改自己所在小区不伦不类的“洋名”。(12月13日《解放日报》)
事实上,这样的“景观”不只上海独有。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的开发商都在为自己的楼盘争穿“洋马甲”。诸如北京的“万方阿波罗计划”、“柏林爱乐”,长沙的“左岸春天”、“圣爵菲斯”,武汉的“蕾丹妮公寓”、“威尼斯水岸”,成都的“米兰香洲”、“新里·派克公馆”,昆明的挪威森林、金色维也纳、玛雅生活馆,南京的“香缇丽舍”“马斯蓝德”“拉德芳斯”……五花八门的楼盘名让人云里雾里,恍然不知身处世界何方。
众所周知,房屋建筑除了使用功能外,还是文化的重要标志。各个城市有着各个城市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承,其居住形态和建筑特点也就各异,“自信性”、“独特性”是其最大的魅力。一些“洋名”之所以耳熟能详,其背后大多隐藏着一种生活方式,不是靠一个名字、几个罗马柱、一组零碎的符号就能叫响的。没有一粒沙却叫“夏威夷”,没有一滴水也叫“威尼斯”,立根圆柱就敢叫“罗马”,有道曲线就算是“巴洛克”,如此简单地模仿、复制、组拼,不论其名字起得如何花哨,也不过是在普通楼房上贴上一个“国际化标签”而已。
土楼盘之所以青睐“洋马甲”,从表面上看是开发商追逐商业利润的一种策略,目的是借助部分消费者的崇洋心态炒作概念,以此吸引购房,实际上是国人自信心不足的一种表现,是地域文化失落、文化品位低下的反映。加之有些城市管理者盲目追求城市建设上的欧美风情,在有意识地推动房地产商“东施效颦”,从而使这种简单化的“拿来主义”成了“流行风”。如果把这种“舶来品”当作生产流水线全盘引进、克隆,让其成为一种“符号”,不仅会加重房地产开发领域的混乱,而且会深刻影响城市下一代人的文化坐标。
让人欣慰的是,不少地方已对这种媚俗求洋的行为进行治理。在云南昆明,在广东深圳,有关法规已应运而生。云南要求房地产项目不能再起洋名,深圳首个被清理的楼盘叫“白金汉宫”。还有专家建言,要对唐诗宋词等富于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发掘”,让寓意温馨、有民族气魄“土生土长”的“好”名字来取代一大堆故弄玄虚的洋名。如此多管齐下,土楼盘还敢穿着“洋马甲”来忽悠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