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方便、健康的早餐服务需求日渐增长。近10年来,我国各地都把“放心早餐工程”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推进,但据记者调查,各地进展不一。
一面是大众市民对放心早餐的普遍需求,一面是政府推动早餐工程的种种努力,还有一面是部分餐饮企业对朝阳产业的跃跃欲试。按说在这3个积极因素的影响下,“放心早餐”被端上百姓餐桌指日可待。但自政府提出“放心早餐工程”以来,历时甚久却成效欠佳,究竟为何?
城市商业网点配套需完善
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不断催生新型高档的商业地产,改变了城市商业的格局。曾经容纳无数早餐、小吃的大排档逐渐消失在市民的眼中,地价连连上涨,商圈天天变化,商业地产的升级反映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挤压了弱势产业的生存空间。
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说,制约早餐工程推进实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网点因素。早餐工程多以流动的早餐亭(车)为主要经营网点,企业难以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许可,网点设置难,规模效应得不到体现,投资回报率远不如正餐、快餐等其他餐饮业态。
记者了解到,十几年前,原内贸部《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规定》指出,城市新建居民住宅按国家有关规定拨出百分之七的面积或拨出相应的投资,用于城市商业网点建设。但随着机构改革中内贸部的撤并,对于商业网点规划的规定渐渐失去了声音,对城市社区部分功能的丧失产生了一定影响。
中国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柳建议,国家应在建筑规划中,在每个社区确定早餐经营场所,并且减免一定的税费,引导大众化餐饮企业走进社区。
中心厨房建设难开局
早餐经济的特点是投入大、工序多、要求严,但利润薄、回报慢,这是多年来制约早餐工程难以做大做强的客观原因;同时由于缺乏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的强大支撑和贴身带动,导致早餐消费市场缺口大,供小于求,“吃放心早餐难”的大众餐饮服务业“短板”现象,进一步制约了居民的刚性消费和早餐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位想参与早餐工程的餐饮企业家告诉记者,在建设加工早餐的中心厨房时,用地问题成为障碍。国土房管部门一般将餐饮企业用地归为商业用地,但早餐企业在微利的情况下,难以承受商业用地的出让价格。
现代化早餐生产加工需要强大的中心厨房支持,这样才能形成规模,产生效益。目前各地政府正积极调研,拟对中心厨房用地性质及相关政策作出规定,以推进早餐工程的开展。
政策统筹是关键
早餐经营企业主告诉记者,开一个早餐店涉及工商、税务、市政、环评、供水、供电等10多个单位和部门,仅开店的手续跑下来,就耗时、费力、花钱,一些企业也因此打了退堂鼓。
杨柳建议,对符合“早餐工程”规划的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项目,能否减半征收城市建设配套费、人防设施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费、环境评估报告费等相关费用。同时在营业税、所得税、员工社保、水电气费等方面,相关部门能否按公益事业对待,给予优惠和减免。
在一些城市,市政管理部门不让早餐车随意放置,有的城市将其作为流动摊贩对待,归于城管部门驱逐的对象。但西安市统一规划设计,把早餐车美化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成效颇佳。
还有的城市规定,大型货车在特定时间不允许进城,但实际上,为早餐网点配送产品的都是大货车,于是又与城市管理目标形成矛盾。
可见,吃早餐看似不是个“大问题”,背后却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和方方面面,能否制定、出台合理的政策和各种配套管理办法,做到科学统筹,成为早餐经济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