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俊平每天都要拿出手机上网,大致浏览一下新闻,这是这个85后的习惯。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他也为种种劣质产品曝光而愤怒。
8月2日,他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一份家用热水器产品质量抽查结果,149家企业生产的155种产品中,有25种产品不符合标准规定。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共抽查了60家企业生产的60种产品,其中有8家企业生产的太阳能热水器不合格。这8款产品均为家电下乡产品。”
唐俊平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自己老家里用的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会不会是这批次公布的不合格产品?他马上拨起家里的电话号码。
此前,唐俊平从来没有怀疑过产品的质量问题。“合格证是有的,关键是它是家电下乡产品,这是国家惠民政策,怎么可能有不合格呢?”
“太阳能下乡”质量不过关
唐俊平的老家在万州区太龙镇板栗村。两楼一底的小楼,在公路边显得耀眼。
从2009年2月开始,“家电下乡”作为国家拉动内需惠及农民的政策,开始向全国进行推广。也就是那个时候,唐俊平家里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
“买成3千多,是家电下乡产品。”热水器安在自家顶楼,自从有了它,家里人都觉得方便多了。
但遗憾的是,唐俊平家里的热水器品牌是“天天沐歌”,这个品牌,出现在这批不合格产品的榜单上。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不合格太阳能热水器8家企业,分别是热驰、双能、鑫旺、皇鹰、日日喜、万里达、京普、天天沐歌。
记者在家电下乡网上看到,这些不合格产品的标价大部分都在3000元以上,最高为3520元,最低也要2380元。
对于不合格原因,国家质检总局在公告中指出,“涉及到热性能与日有用得热量、外观、贮热水箱等多个项目不符合标准规定。”
也就是说,这些标准没有达标,消费者使用起来,就可能遇到保温效果不好、洗澡的时候热水不够等问题。
高价下却没有高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批下乡家电产品的中标时间为2010年11月份,而这次抽查出的这批太阳能热水器不合格产品的生产日期几乎都是今年的3至4月份,山东京普太阳能的生产日期最早也是在2010年12月。
记者调查发现,这几家不合格产品生产商中,甚至还有获得各种荣誉的企业。
比如:江苏双能太阳能有限公司属于连续三年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山东京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获得艾嘉杯2011中国经销商信赖的太阳能品牌30强。
这些产品,在中标几个月之后,怎么就从优秀变成不合格了?到底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
唐俊平不仅疑问,“是不合格产品打着"家电下乡"的旗号,流入了农村市场?还是"家电下乡"产品本身就是不合格的代名词?”
不合格商家集体“玩消失”
抽查结果公示后,国家质检总局已责成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本次抽查中不合格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依法进行处理。
“销售京普这个牌子的热水器两三年了,没想到居然有质量问题。”家电个体经营户陈女士告诉记者,从抽查结果出来到现在,厂家或者上面经销商还没有打电话通知自己对这批产品做任何处理。目前,陈女士也在想办法联系厂商,希望能把这批货退回去。
当记者试图联系其他几家企业时,不是声称打错电话,就是没人接听。
截至昨日,这几家不合格产品企业对此结果都未做出任何正式回应,也没有任何召回部署。
业内人士称,“中小型企业在进入家电下乡的平台后,被关注的程度明显提高了,然后这些企业却没有做好准备,面对这样的不合格突发事件,本着"少说少错"的原则,大家都统一集体玩起了消失,想用不回应政策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家电下乡如何摆脱“质量门”
国家质检总局这次抽查的太阳能热水器,8家企业生产的8款产品不合格,似乎是在给这些企业敲响了生存警钟。
但是,这个警钟不应该只鸣响在太阳能热水器企业中。
这已经不是家电下乡产品第一次陷入“质量门”了。
早在2009年底,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公布过一份令业界瞠目结舌的“家电下乡产品使用及售后服务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已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中,接受过维修的比例为12.6%,也就是说“每8件家电下乡的产品,就有1件要报修”。
而到了2011年,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从2011年4月到2011年2月所做明察暗访的结果,也在“消费者权益日”得以公布于众。其中就有“个别商家乘机销售不合格商品”。
据对9460名消费者调查显示,有3.7%(350名)的消费者说买到了不合格商品,商家并未赔偿。约有2%(189名)的消费者反映所购商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和节能减排规定。
“农村包围城市”,不失为一种销售策略。但如果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以更低廉的价格来抢占先机,让很多没有质量保障、没有售后服务的劣质产品充斥着农村市场,最后伤害到的肯定不止消费者。
专家分析,牺牲产品质量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手段,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定市场,更具影响力,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管理方式,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