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保暖内衣的“概念陷阱”

2010-02-15            点击:

       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保暖内衣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除了竹炭纤维、色拉姆、莱卡、依克丝等消费者听说过的概念,更有纳米技术、远红外、纤体瘦身、治疗关节痛等带有医疗效果的概念保暖内衣。它们真的有减肥、甚至医疗的功效吗?

    

    2010年元旦刚过,北京、天津、辽宁、新疆等地都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局部地区最低气温甚至达到零下32℃。很多已经停止购置冬衣的人们被突如其来的降温弄得措手不及,一时间“保暖”这个基本需求被放大了数倍,这让保暖内衣商家着实过了个舒心的“暖冬”。

    走进超市或商场的保暖内衣柜台,记者发现前来购买保暖内衣的消费者非常多。北京西单购物中心保暖内衣销售区域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随着天气变冷,商场里的各种御寒商品大受欢迎,保暖内衣、羽绒服、大衣、棉靴等御寒服饰的销量都有大幅上升。其中最畅销的是打着各种概念的保暖内衣。

    记者发现,一些所谓的“高科技”保暖内衣的价格比普通产品要贵上三四倍。除了竹炭纤维、色拉姆、莱卡、依克丝等消费者听说过的概念,更有纳米技术、远红外、纤体瘦身、治疗关节痛等带有医疗效果的概念保暖内衣。它们真的有减肥、甚至医疗的功效吗?瑞士纺织鉴定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告诉记者,现在纺织品走高科技的道路是一种发展趋势,但是不少保暖内衣的宣传确实存在夸大炒作的现象,而保健功效更是无从谈起。一方面是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在产品性能的宣传上各出奇招,另一方面是消费者面对各种宣传广告感到无从下手。其实聪明的消费者只要稍作功课,被“忽悠”的几率就会下降不少。

    全国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郑宇英在接受采访时说,普通消费者也应该读一读标准,比如保暖内衣的保暖率等重要指标一定要看标准里是如何规定的,不能盲目的听从销售人员的讲解。其实,早在2004年11月l日,由国家针织产品质检中心、全国针织产品标准委制定的新《针织保暖内衣》执行标准就开始实施,新的保暖内衣行业标准包括9个内在指标和4个外在指标。内在指标包括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保温度、缩水程度等。标准明确规定,保暖内衣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3个等级,所检测的物理标准有纤维含量,其中对甲醛含量、PH值、透气率等都有规定,对于起球状况、水洗尺寸变化率也按照级别进行确定。其中标准规定,合格的保暖内衣保暖率不低于30%,甲醛含量则应该低于每公斤75毫克。我们消费者在购买时如果发现服装标签上的数据高于或者低于这个标准都应该引起重视,谨防上当。

    在初步了解一些基础的有关保暖内衣的国家标准之后,我们要注意两个常见的购买陷阱:

    虚假宣传 淡化指标 在这场保暖内衣概念之争中,有的商家故意用一些消费者没有听说过的概念宣传自己销售的内衣产品,甚至故意淡化保暖指标。国家针织产品质检中心主任刑志贵告诉记者,其实保暖内衣保暖的真相在于中间层空气滞留量,这个量越大越保暖。它和暖水瓶、羽绒服的保暖原理一样。虽然《针织保暖内衣》是一个推荐标准,企业可以选择自愿采纳,但保暖内衣无论使用何种材料,其产品外包装上应该标示“保暖率”及“单位克重保暖率”这两个重要指标,凡自称保暖内衣,却没有相应标识的内衣产品,消费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夸大概念 抬高售价 针对现在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所谓“高科技”材料,表示关于,类似竹炭纤维这种新材料,目前在业内并没有得到完全认可,同时这些概念也没有听起来那么高深,比如说竹炭纤维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竹原纤维;另一种是对竹炭粉进行工艺加工。再比如我们常见的莫代尔,是奥地利兰精公司开发的高湿模量粘胶纤维的纤维素再生纤维;所谓色拉姆其实是腈纶的一种。现在有些商家甚至开发出可以发热、纤体和美白的保暖内衣,针对这种情况记者采访了北京纤维检验局的工作人员,询问相关的检测事项,但是他们表示,现在检验局还不能对这些衣服是否具有相关功能进行专业检测,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尚无发热内衣的国家标准,一旦消费者买到冒牌货,即使想鉴定也没有权威机构提供第三方验证服务。

    看来,在这个消费时代,不仅商家之间的竞争到达了白炽化的程度,商家和消费者之间也在进行一场暗战,随着保暖内衣面料的高科技化发展,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概念出现,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材料目前并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规范,保暖内衣市场还相对混乱。其实保暖内衣的走俏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现代人们对身材、对美的认识的改变上,很多消费者忽略了保暖的基本需要,因而很多针对美丽的宣传会趁虚而入。其实作为消费者应该更多的回归保暖的主题,避免在这个严冬花费了高价,购买到的却是美丽“冻”人的产品。

□ 本刊记者 周文捷/文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