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30多年历史的武汉产服装遇到来自本地的市场冲击
汉派服装业绩不佳遭清退
本报讯 (记者陈 铁)由于销售业绩不敌外地品牌,一年难以完成300万元的销售目标,约10个品牌的汉派服装日前被武汉广场清退出门。这是具有30多年历史的汉派服装遭遇的一场来自本地的市场冲击。
据2月7日武汉广场楼层导购牌显示,该商场经营的女装近120个品牌,汉派服装仅有太和、元田、红人、名典屋、佐尔美等8个,且专柜面积比外地品牌小,柜台位置也较偏僻。然而,去年汉派服装在该商场经营的品牌至少有16家。
武广总经办高级经理骆菲透露,为提升女装品牌档次,对汉派服装进行了压缩,大约有10多家。企划主管徐萍表示,这批汉派服装被撤柜的主要原因是业绩不达标。她举例说,商场规定一些品牌一年必须完成300万元的销售目标,“就像高考,没过线我们也没办法。”
对于汉派服装被武汉广场清退一事,武汉服装商会秘书长李群宝等业界人士的评价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本地外地品牌一视同仁,这也是汉派提升品质的一个好机会。
武汉市现有1600多家服装企业,品牌企业40多家,其余均以批发企业为主。经对武汉市6家大型商场的调查,记者发现汉派服装身影寂寥。
在大洋百货江汉路店,仅有菲炫、钡珂、名典屋、LEAF、圣塔利亚、维拉德桑、安室奈美惠等7家“疑似汉派”,其中圣塔利亚吊牌标注武汉和上海“联合制造”,另6家则是“国际品牌,武汉经销”。
王府井百货的汉派和“疑似汉派”有10家,其中一半品牌是与意大利、美国、韩国等国家或地区的“混血儿”。
武汉国际广场、新世界国贸店,女装专柜均未发现“汉派”。
群光广场汉派和“疑似汉派”女装有维拉德桑、邦珈、名典屋、佐尔美等6家。
湖北服装门户网站百衣网总经理徐斌介绍,该网站去年启动了湖北服饰品牌榜中榜调查,吸纳具备一定条件的主流品牌进入海选。候选条件是必须在武汉24个商场、5条商业步行街、1个大型购物广场中,拥有8家以上店铺(或专柜),或在湖北二、三线城市拥有32个以上店铺。结果,入围海选的220个服饰品牌中,汉派女装仅7家,曾经畅销的汉派服装,如青春、雅琪、艾丝、菲欧娜已不见踪影。
太和集团董事长助理张玲透露,各大商场一般根据楼层、位置的坪效基数(即每坪面积产出的营业额)、专柜面积、总体销售增长率要求,确定其销量目标。武广是全国坪效最高的商场。2009年,太和在武广的坪效是每平方米3000至4000元/月,全年为400至500万元。
武汉部分消费者认为,汉派服装遭遇“清退门”,是因为汉派服装的品牌与质量,与国内外的名牌产品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尽管汉派服装在本地拥有知名度,但其样式、质地等方面都要“慢半拍”。尤其是汉派服装在全国的知名度不高,不能引领市场潮流和消费时尚,因此还需要超前发展和大力培育。《中国质量报》
陈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