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11年4月22日上午,画家范曾状告上海《文汇报》及作者郭庆祥等人侵犯名誉权一案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双方代理人出庭,辩论激烈。 据羊城晚报报道,2010年10月,范曾起诉《文汇报》及郭庆祥、谢春彦,要求赔偿其精神损失540万元。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原告范曾起诉称:2010年5月至6月间,郭庆祥、孙逊、谢春彦先后在《文汇报》发表《艺术家还是要凭作品说话》、《画家最终还是要凭作品说话》、《钱,可通神,亦可通笔墨耶》的署名文章,三篇文章主观武断,捕风捉影,随意攀比,不负责任,使用侮辱、诋毁、刻薄的语言,直接攻击原告。遂起诉至法院要求《文汇报》登报向原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20万元,要求被告郭庆祥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500万元;要求被告谢春彦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20万元。 在业内,郭庆祥是知名收藏家,范曾则是知名画家,他们彼此曾有过巨额字画交易。关于两人的交往,郭回忆说:“1995年,荣宝斋业务经理米景阳找到我,称他的好友范曾在法国购买了一处房产,因没钱支付房款了,请我帮忙购买范曾200张画,价格为人民币4000元/平方尺,每张为3平方尺,单价每张为人民币12000元。当时我给了米景阳一个面子,订购了范曾200幅中国画、100幅书法(书法每幅1000元)。事情定下后一个月左右,范曾就画完了100幅作品,并已装裱完毕。我感觉,一个画家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就能画完这么多作品?并已装裱好?我就抱着疑问到了范曾在北京的画室,来看他后100幅的作品。结果到其画室一看,很多3平方尺的宣纸都用吸铁石整齐地吸在画墙上,‘老子出关’、‘钟馗’、‘达摩’等题材几乎和前100幅没有什么两样,都是这几个人物造型来回组合。同时认为他的社会名气和他的画作水平也根本不相符,他并没有如他自己宣传那样的艺术成就。” 这让作为收藏和艺术批评家的郭庆祥觉得,“比模式化和程式化的东西还不如”。他认为,画家把自己当成了复印机批量复制、生产的这些美术产品,也根本就不是艺术创造,而是彻底的“伪艺术”。这些“伪艺术品”侵害了包括艺术品收藏者在内的社会公众的利益。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觉得应该批评这种不良现象,因此惹上了这场官司。他说:“范曾以此把我告上法庭,那么我就可以明确指出范曾就是‘流水线作画’现象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