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山寨产品,远不止一种两种,山寨厂商,据说也如“雨后春笋”了。不过,对于山寨厂商的监管,以及对问题产品的查处,就有点跟不上步子了。
有的山寨厂商唯利是图,制造的产品质量不过关,就会危害百姓。
据报道,8月18日晚因床头正在充电的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广州居民江兆安左眼被当场炸瞎。而伤者花13元购买的山寨电池疑为祸首(21日《信息时报》)。
山寨厂之所以被称为“山寨”,皆因其实力较弱,科技研发、品牌服务等与现代化工厂是蚊与牛比,它们一般只是模仿、贴牌。而某些山寨厂妄图日进斗金,在生产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甚至可能发生不良后果的产品时忽视质量,管理不善,“山寨电池”就是一例,此外,还有“一周手机”等短命电器。
他们以为“过海就是神仙”,殊不知,由于其产品质量不过关,时常酿成火灾、爆炸等事故。赚钱,力只四两,不扛千斤,否则,害人终究害己。为此,山寨厂迫切需要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底线。
其实重要的还是要加强管理,有关部门审查办厂时要看其有无生产某种产品的资质,在办厂过程中还要随时检查他们有无“偷龙转凤”。还有,电池爆炸伤人已非一宗,监管部门恐怕也要对市场上的电池检测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