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居民张阿婆反映:我今年70岁,去年4月,远在外地的亲人送我一台手机,要与我常常保持联系。他还许诺会给手机充值,让我不要操心。今年5月,他来电问起,一年中为何用了那么多手机费,他已经为我支付了近3000元话费。我听了大吃一惊!要知道,我平常基本不用手机,自从接受了馈赠,我总共才打过几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浦东新区金桥镇居民丁老伯反映:今年2月,我购置了一台名为“国货三星1900”的手机。谁知,3月中旬,手机突然因话费透支而停机。我很吃惊,因为前一天刚刚查过,余额尚有40多元。朋友帮我在网上查到了近期账单,原来问题出在两个地方:一是增值业务费,二是代收费,合计70多元。于是,我向上海移动投诉,客服人员帮我把这些奇怪的功能都取消了。然而好景不长,4月,我的手机又出现了问题,话费无缘无故又被“劫”掉50多元。上网一查,问题还是出在语音杂志等项目上。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帮我查明原因。
就两位老人反映的情况,记者采访了上海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有关技术人员。
据了解,张阿婆的手机卡已被人复制。复制后的卡,变成“一卡多主”。张阿婆亲人收到的话费账单,全是别人使用的。近年来,不少地区出现了一种“手机卡复制器”,它能将一张手机卡复制成多张,而所有的通话费则由主卡的机主承担。一般来说,被复制的卡不是从街头不法商贩处购得,就是获赠的免费手机号。还有一些使用者将手机借给陌生人,或拿到不正规的修理摊点进行维修,结果导致卡被复制。几年来,这样的案例在全国不少地方都出现过。
而丁老伯所购买的“国货三星1900”,经鉴定为“山寨机”。这类手机会自动发短信预订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信息服务项目,诸如铃声、图片、“童言童语”点播。不法手机生产商与SP公司合作,把一些软件设置在手机里,在消费者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启动这些软件,比如消费者按键打开手机的相册菜单时,手机已经偷偷地发送出短信与SP公司取得了数据互换。一旦发出短信,SP公司和手机生产商便获利分成。因此,一旦购买了这类手机,即使通信运营商将SP信息服务项目取消,手机依然会自动发短信预订,不断“吸金”。
专家提醒,消费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费者,购买手机和手机卡,都应前往正规专卖店、大型商场、运营商专属营业厅购买。新入网的客户,要注意检查手机卡的包装是否完整。手机发生问题,应去正规手机维修点修理。在手机维修前,务必将手机卡取出。一旦发现手机话费无故短缺,应及时拨打运营商的咨询电话垂询。若发现是手机卡被复制,应尽快挂失旧卡,补办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