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超仓储超市有限责任公司宣武分公司日前被一名消费者以产品涉嫌欺诈为由告上法庭,其中所涉产品正是光明奶业旗下的莫斯利安酸牛奶。这起诉讼最终被北京法院驳回,原因是广告宣传是否虚假应由相关部门处罚,不属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由此可见,被起诉的虽然是超市,但真正卷入虚假广告风波的却是光明莫斯利安酸牛奶。
卫生部的名单
超市尚未下架的光明莫斯利安酸牛奶,产品外包装上仍然标有“长寿村莫斯利安原产L99活性益生菌种”,这正是该产品主打的广告看点。光明莫斯利安酸牛奶在广告中称,保加利亚著名长寿村莫斯利安,蕴藏着神奇的秘密,山区牧民世代饮用的自酿酸奶,是当地人健康的原因之一。这种酸奶中富含一种独特的乳酸菌,它就是神奇的L99活性益生菌。
北京消费者赵先生看到广告后购买了一箱声称采用莫斯利安原产神奇L99活性益生菌的光明莫斯利安酸牛奶,饮用后的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预想的“长寿”效果没有显现,身体上的不适却不请自来。赵先生想到问题可能出在新菌种“L99”上,查询卫生部信息库之后,他大吃一惊。
“卫生部公布的新资源食品名单里没有L99的名称。这说明L99不属于一种新的菌种,既然该益生菌没有通过卫生部的新资源食品审批,说明该菌种的安全性并未获得认可,肯定也是禁止使用的。 ”赵先生认为,天超仓储超市销售的产品有大量文字宣传突出采用“L99菌种”,实际上这只是普通的菌种,是对消费者的误导,他为此要求超市退还货款,并加倍赔偿。
天超仓储超市觉得委屈,他们认为L99活性益生菌的确不是新菌种,而是酸奶厂家为区别牛奶菌种和口味来源的标识。活性益生菌应为供货商对应的Yo-mix883菌种,该菌种含有: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该菌种已经检疫。但是这与超市实施欺诈靠不上关系,因此不同意赵先生的诉讼请求。北京宣武法院日前以广告宣传是否虚假应由相关部门处理,不属法院民事案件受理范围为由判决驳回了消费者赵先生的诉讼请求。
长寿村莫斯利安
北京宣武法院在审理中查明,光明莫斯利安酸牛奶在商品外包装上印有“长寿村莫斯利安原产L99活性益生菌种”并对长寿村莫斯利安进行了介绍。这部分文字宣传,属于广告的性质,其广告宣传中是否存在虚假、扩大宣传,误导消费者,应由广告管理部门进行认定和处罚。
法院虽然驳回消费者赵先生的起诉,但在审理中已经将此案的争议引入广告宣传是否存在虚假、扩大和误导消费者的范畴之内。那么,光明莫斯利安酸牛奶在广告中究竟如何宣传“L99活性益生菌种”,这个所谓新菌种对于产品建设又有什么作用?
记者发现,光明莫斯利安酸牛奶在介绍中称,诺贝尔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家梅契尼柯夫曾到访这个神秘的莫斯利安村庄进行探访和研究,提出了长寿与自酿酸奶之间关系的研究理论并发表不少著作,后来不断去到那里的科学家也同样发现,长期饮用自酿酸奶是当地人身体健康的原因之一,而造就这种神奇的就是自酿酸奶中的一种独特乳酸菌——L99活性益生菌种。
食品学家告诉记者,酸奶制造业最关键的元素就是“菌”。酸奶的原材料是营养丰富的牛奶,但许多中国人肠道中的乳糖酶低,难于分解、吸收奶中的乳糖,因此喝牛奶后容易引起腹胀、腹泻。但是酸奶因为经乳酸菌发酵产生半乳糖、葡萄糖,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乳酸能促进胃内容物清空,减少胃酸过多分泌,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抑制胃肠中的有害细菌。
因此可以说,乳酸菌是酸奶制造中最为重要的要素。乳酸菌是一组菌的总称,现代工业生产最常用的乳酸菌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酸奶新产品的上市推广总会以“菌”作为主打卖点。
虚假宣传的边界
对于酸奶企业来说,主打“菌”种广告在为酸奶产品开辟市场的同时,也会埋下虚假宣传的隐患。近日卷入虚假宣传风波的光明奶业在2007年年底就曾经因误导消费者被消费者告上法庭。
2007年年底,西安市民孙安民在看到“光明健能AB100益生菌”产品“增强免疫力”的广告后,买回产品给孩子喝,孩子反而出现腹泻。孙安民随即注意到,“光明健能AB100益生菌”产品包装上没有保健食品标识,但却标明保健功能。他认为,光明健能AB100系列产品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于是将光明乳业告上法庭。
那次诉讼的直接结果是,光明集团删除了健能酸奶包装上任何有关保健食品的标识、文号,包括象征保健食品的蓝帽子标识,和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但是仅仅两年之后,光明奶业就再次因为产品夸张宣传而遭遇诉讼。
究其原因,光明奶业集团华北大区负责人曾对记者解释说:“牛奶制品企业不同于其他保健品企业,企业要生存发展,就不得不经常要推新口味、新产品和新规格。 ”在酸奶产品进入“菌种”竞争的今天,酸奶企业只得不断开发新的有益人体健康的菌种。但是,科研发现的速度显然赶不上产品更新的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不断变换的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也是帮助企业推陈出新的手段。
“另外一个原因是成本,”一位奶制品行业知情人告诉记者,“酸奶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每一个新产品都有一条新生产线,要使用保健食品批号,每一条生产线都得经过审批,这在实践中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有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不更换生产线,只改换产品的名称、包装,在做广告时用一些名词给消费者造成更新产品的假象。 ”
□本报驻北京特约记者/源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