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 ---
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分析 >

张照新:重构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助力乡村振兴

2024-12-19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字整理/杜吟   点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助力区域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日前,首届息县乡村振兴学术交流会在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成功召开。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会议主题为“耕地保护与乡村振兴”。会议聚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耕地保护及乡村振兴等核心议题对乡村振兴的新机遇与新路径进行探讨。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张照新围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策略”的主题,深刻阐述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内涵、发展路径以及健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

\

张照新研究员在会上作主题报告

  张照新指出,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一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乡村产业不仅承担着农业生产的重任,还需要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转型。乡村产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

  在报告中,张照新进一步剖析了乡村产业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重点。首先,乡村产业的构建不仅要依托传统农业,还要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构建多元化的产业链。乡村产业体系的核心应当是农业现代化,但也要涵盖乡村产业链条中的多个环节,包括农业生产、农村制造业、乡村旅游、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2021年,《农业农村部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 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产业融合为核心,推动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张照新强调,乡村产业不仅包括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还应注重农产品加工、乡村服务、乡村文化的开发,以及农业与生态环境、农业与旅游等多产业的结合。

  现代化的大农业体系不仅仅依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还要结合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先进装备等力量。张照新表示,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在于“大农业”和“现代化”的结合。“大农业”是指通过整合海洋、森林、微生物、植物工厂等多元资源,形成一个全产业链的农业系统;而“现代化”则是指采用现代技术装备和组织体系,使得农业的各个环节能够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管理与生产。通过现代化的大农业体系,可以提升农业产业链的效率,扩展价值链,推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

  张照新指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构,已成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农业产业链的重构意味着要从初级农产品生产向深加工延伸,增强农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要通过创新供应链管理,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供应链的现代化还要求能够做到高效、精准、及时和可靠,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和自然环境挑战。在价值链方面,张照新认为,农业产业链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本身的价格上,更体现在附加值的创造和分配上。通过构建更加包容、创新的价值链,能够实现农业的跨界融合和多元价值的开发,例如通过智能农业、绿色农业等新的生产模式,推动乡村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此外,农村不仅仅是生产的基地,更是文化和旅游的重要源泉。张照新强调,农文旅融合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在这一过程中,乡村应当挖掘其独特的农业资源和文化遗产,结合现代的文化、艺术、旅游管理等要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产业品牌。乡村旅游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农产品销售的重要途径。此外,乡村文化的传播、农业与生态环境的结合、农村手工艺品的开发等,也都是农文旅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照新在报告中还提到,尽管乡村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是县城是否可以被纳入乡村产业体系的讨论。传统观念中,县城更多地被视为城市,而非乡村产业的一部分。然而,随着县城的现代化进程,县城的产业功能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县城已具备了现代制造业、信息产业等功能,是否将其纳入乡村产业体系,值得深入思考。其次,乡村产业的发展需要解决城乡之间的资源流动、产业对接等问题。县域经济与乡村产业的关系复杂,如何确保资源、政策、资金能够合理流动,避免城乡二元结构的固化,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难点。

  尽管面临挑战,张照新认为,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投入,乡村产业必将在多方面实现突破,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乡村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从单一的生产型向综合发展型转变,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扫码投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杂志订阅
Copyright © 2002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