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星星 姜小鹏 张家泽
宁乡是传统的农业大县,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45万,境内多山地丘陵,野生蘑菇种类较多,居民素有采食的习惯。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严格按照上级相关部署要求,着力抓牢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9年,全市野生蘑菇中毒人数同比下降38.3%,工作成效得到国家卫建委和省市食安办肯定,获评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在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中,我市突出抓实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目标引领,确保责任压实到位
落实的执行力关键在于责任的到位。我市以确保不发生野生蘑菇中毒死亡事件、确保不发生重大舆情“两个确保”为目标导向,全面压实三个责任。一是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坚持把食品安全工作作为建设安宁之乡、心宁之乡、康宁之乡的重中之重,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食安委全会定期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对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进行重点安排部署,确保全市上下在贯彻落实上级安排部署上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二是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制定《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方案》,明确林业、市监、卫健等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约谈和跟踪督办,一周一汇总,一月一暗访、一季一调度,确保部门履职到位、责任上肩。三是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绩效考核,将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作为市委巡察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将责任的“最后一公里”传导到乡镇(街道)、村(社区)。
二、突出宣传教育,确保防控意识到位
宣传教育是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我市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宣传先行,多措并举抓好知识普及、强化群众意识,全面提升群众防控的思想自觉。省民调显示,2019年我市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知识知晓率达90%,居全省区县第一。一是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印制张贴宣传画册,用生动形象的图文,讲清误食野生蘑菇的严重危害。在重要场所,安装“勿采勿食野生蘑菇”警示标牌。统一制作预警信息和音频,通过“两微一端”和乡镇宣传车、村村响广播进行轮番播放。开展防控宣传进校园活动。近年来,共印发宣传资料60万份,安装永久性警示标牌3万块,推送预警短信100万条,“村村响”和宣传车预警广播1.5万余次,开展“小手拉大手”防控知识进校园活动3200场次,基本实现宣传普及全面覆盖、不留死角。二是面对面宣传深化理解认同。将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知识作为“屋场夜话”重要话题,在宣讲国家政策的同时,着力宣传好食品安全和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知识。今年以来,我市共通过“屋场夜话”宣讲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知识720场次,进一步深化了群众对采食野生蘑菇危害的认知认同。三是靶向宣传实现精准发力。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采食野生蘑菇重点人群、重点区域“两本台账”,摸排重点家庭550户、重点区域84个,采取上门走访、签订承诺书、增设警示标语、加大广播频次等措施精准发力,做到重点目标重点宣教。
三、突出巡查整治,确保市场监管到位
实行常态化精准化网格化监管,织密扎牢防控闭环网络。一是聚焦前端常态化检查。加大农贸市场、农村集市、流动摊贩、旅游景区等野生蘑菇常见交易场所的检查力度,去年以来,全市共销毁有毒和不能识别的野生蘑菇120多斤,切实从源头上防控有毒野生蘑菇流入市场。二是聚二是聚焦中端精准化防控。开展入校、入院、入工地、入农村专项防控行动,明文禁止在学校及托幼机构、养老院、建筑工地食堂和农村集体聚餐过程中加工使用野生蘑菇。2019年,全市共指导农村集体聚餐18644场次,督查各类食堂1350家次。三是聚焦末端网格化监管。依托全市278名食品安全协管员、4100名村组信息员,对食品安全实施网格管理,将监管范围延伸到了每一个村民小组,切实增强末端防控。
四、突出能力建设,确保应急救治到位
坚持底线思维,守护好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出台《宁乡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舆情引导、应急演练等措施,畅通县乡村三级信息报送渠道,确保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及时报送、及时处置。二是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来宁进行野生蘑菇中毒救治处置现场教学,培训基层医生1000余名。创新建立“1+5+N”急救网络(1个急救指挥中心、5个分站、N个急救网点),着力打造“城乡1030”急救圈(城区10分钟、乡镇30分钟救护车到达),确保第一时间救治。三是提升经费保障能力。着力推进食品安全责任险试点扩面和产品创新,积极探索将野生蘑菇中毒纳入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范畴,并由市财政出资统一购买保险。
下阶段,我市将认真落实全省野生蘑菇中毒防控交流视频会议精神,虚心学习兄弟区县先进经验做法,以“归零”的心态、“临战”的状态,持续抓紧抓实野生蘑菇中毒风险防控工作,努力探索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宁乡路径,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