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购物方便灵活低价的优点也更加突出,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购物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网购用户总规模达到1.94亿人,网购使用率提升至37.8%。到2012年网购人数超过2亿人已经是个不争的事实。而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市场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为228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0.9%。一句话总结起来那就是网络购物市场好比是07年的中国股票长势喜人。
网络购物市场的欣欣向荣一方面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一名普通消费者来说,足不出户即可买到自己中意的东西,而且价格往往比实体店要便宜一大截,这实在是件妙不可言的美事;对于广大商家来说,网上销售不受场地限制,库存小,起点低(基本上谁都可以在淘宝上开店)因此也备受青睐;对于有实体店的商家来说开通网店销售就意味着店铺的商品不仅仅是对店铺线下销售很好的补充,同时也减轻了库存压力,极大的拓展了销售渠道,增加收入,扩大了产品和店铺影响力,可谓一举多得;而对于大型电商来说,他们或自己充当卖家赚取商品利润,或提供网购平台引入中小型卖家,提取分成和技术服务费,或二者皆为之,既挣下大把钞票,又大大提高市场占有率,引来众多风投,离有朝一日光荣上市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更近一步,实在是一件风光的美事。
各方受益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现实往往总是残酷的。这就跟我们当前的一些政策一样:初衷是好的,想法也是好的,从上级发出的时候都是好的,但是一路磕磕碰碰的走下来,政策往往会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被执行的“体无完肤,面部全非”,最后出现的是百姓与政府相互埋怨,各自心里都充满委屈,无处诉说,仿佛一夜之间都成了窦娥,只恨老天没及时降下六月雪来衬托当时的心境。
网络购物也面临着同样的窘境,消费者就像古代卖到富人家里的丫鬟,处处被人欺负,满腹的委屈。商家产品质量太差、客服态度不够诚恳、物流速度太慢、售后服务太差、产品价格降的太快、网购平台假货太多……商家没有当富家小姐的命,倒更像是个受气的媳妇儿,上面有婆婆压制、下面有丫鬟嘀咕,两头不讨好,有苦难言,诸如消费者要求过于苛刻、电商平台收费太高、利润空间太小、消费者霸王条款太多等问题已成顽疾,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电商充当了富人家里管家婆的角色,深感持家艰难,既要苦苦支撑平台的大额管理费用,还要同时维持媳妇(商家)和丫鬟(消费者)的关系,心里也埋怨商家服务越来越差,消费者要求愈发苛刻……总之,这三者相互之间都有倒不完的苦水,既是凶手,又是受害者,一两句话完全说不清楚。
按照正常程序来说,网络购物的步骤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寻找商品——消费者或通过网络传播(搜索引擎、网络广告、电子邮件等)或直接通过大型电商网站(如淘宝、京东、窝窝团等)寻找自己中意的商品;
挑选商品——根据产品描述、价格、质量、评价、信誉度等多个因素来确定自己最终决定要购买的产品;
确认商品——选择自己中意的商品,选择支付方式(包括在线支付和货到付款两种方式),填写邮寄地址,确认订单;
邮寄商品——商家发货,并通过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告知消费者订单号以及快递单号,消费者可根据商家提供的快递单号查询自己订购的商品行程路线图;
签收商品——快递将货物送到,消费者检查之后签收,基本上就算是完成了一次网购(有的电商网站会要求签收之后再到网站上确认,给评价返积分等等)。
看似很简单的几步,跟实际中的购物步骤(挑货、买货、付款)都差不多,然而矛盾就在这简单几步中以各种常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出现,真可谓步步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