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安利:在华改变传统直销模式提升行业形象

2011-09-05 17:00:31    中国经营报        点击:

    企业的发展与行业的公众形象密不可分。身处在一个背负历史包袱、被公众用有色眼镜观察的直销行业,企业如何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来提升行业公众形象尤为迫切。

    “每一个企业都要从自身做起,先把自己做好。”在广州举办的一场“中国行业公众形象论坛”上,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总裁黄德荫告诉记者,安利进入中国以来通过不断地自我变革来为自己及行业的形象加分。

    推荐阅读康菲渤海溢油油田封井 青岛沙滩现大片黑色物体(高清) 8月通胀料将回落十部委将联手出击产能过剩 欧洲制造业衰退拉响探底警报 锦湖回应财政部学者贾康车祸事件 河南省委将牵头调查地方宋基会 揭秘金正日与四个漂亮老婆的生活 何志成:要控制房价 这才是关键   自我变革直销行业在中国几经风雨。它刚进入中国就深受非法传销之害,也一直被社会公众用有色眼镜观察,甚至一度被国家明令禁止。即使在2005年我国《直销管理条例》出台开放直销后,社会公众对这个行业的误读也一直存在。

    “我们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负数开始。”黄德荫坦言直销在中国是一个背负历史包袱的行业,行业形象建设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他认为,目前我国直销行业的公众形象建设主要存在几大难点:一是推销员个人的依赖性过强,而推销员个人素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行业形象的好坏;二是开放的创业平台,从业人员众多而且关系松散、流动性大,一旦企业培训、管理不到位就容易出问题;三是推销工作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与艰难性,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每天都会遇到很多的曲折与误解,所以必须不断地打气鼓励,做好心态建设;还有是中国直销特有的难题,直销行业在中国背负历史包袱以及一直受到传销的负面影响。

    对此,安利的应对是改革自我。首先,与传统直销在企业形象的建设上过度依赖推销员不同,安利中国将企业作为形象建立的主体。包括安利在广州建有美国安利海外最大的生产基地,在广州和上海建有研发中心,还颠覆了传统的直销方式,在中国200多个城市开设了250多家店铺,以此获取公众更多的信任。此外,安利还打破了海外直销不打产品广告的传统,大规模地投放广告、聘请形象代言人等,不断在公众面前提高安利的能见度。

    其次是严把质量关,把产品作为企业最好的代言人。安利建立了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售后服务等所有环节的保障体系。据了解,安利制订了30天无因退货制度,但这些年来安利的产品退货率仅为千分之一。

    还有是抓好营销队伍的教育与管理。安利(中国)在全球第一个推出了营销人员专属的培训中心和教育网。“我们的培训方针是:全员覆盖,全程相伴,不但公司的正确资讯要一竿子插到底,覆盖所有营销人员,避免信息过滤及虚假信息的传播,营销人员也要在从业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接受到公司量身定做的培训,受到正确观念的引导。”黄德荫表示,同时安利也重视处罚惩戒的作用,安利(中国)在全球首先推出了八级处分制度,建立了包括营销人员营业守则、十项警示、十项禁止在内的多项规章制度,严处各种违规行为。

    此外,安利还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融入社会。据相关资料显示,安利在中国经营十多年来,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去做公益,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6500多个公益活动,主要集中在儿童、环保、志愿服务领域。而在不久前,安利还成立了安利公益基金会,这是国内第一家由民政部主管的、有跨国企业背景的非公募基金会,主要帮扶对象是以农民工子女为主的贫困儿童。

    直销企业自律公约黄德荫认为,行业形象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安利除了做好自己外,也呼吁整个行业加强合作、强化自律。

    据了解,目前直销企业也已经行动起来,联手推动行业的建设和发展。2006年,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成立,目前已经有11家直销企业成为理事单位,研究中心每年都要开展一系列调研课题、企业座谈等活动。去年,安利公司等15家直销企业共同签署了《直销企业自律公约》,这是自2005年《直销管理条例》生效以来,获牌直销企业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签署的自律协议,直销企业在公约中,对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直销人员行为等方面都做出了承诺,在共同推动行业发展、提升行业形象方面表示出极大的决心和信心。

    同时,近年来直销行业的美誉度也在不断地提升。据国际知名调查公司AC Nielsen的调查显示,直销行业的美誉度已经从2005年的66%提高到了2010年的78%,保持一种稳步提升的良性成长趋势。其中,安利公司的美誉度,据AC Nielsen调查显示,已连续5年保持在80%以上,2010年达到了85%。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