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进兔年,就有药品、食品企业先后陷入“危机公关”的忙碌中。一方面,经过了2010年的十多次召回事件后,强生公司又爆出了2011年的第二宗药品召回事件,品牌危机重重;另一方面,澳优乳业又被爆出“2010年3-8月的半年时间里,全国查获不合格进境婴幼儿配方奶粉共计459.49吨,其中453.55吨都是澳优乳业在中国销售的进口产品”,遭遇严重信用危机。
强生召回7万支抗精神病药
强生子公司Janssen日前在其官网上发出通知,表示已经向经销商、药剂师及医疗产品供应商发出召回通知,召回约7万支抗精神病药Invega Sustenna注射剂,原因是发现部分234毫克装的Invega Sustenna注射剂在针筒部位存在裂缝,由于裂缝被标签盖住,使用者并不易察觉到。
强生方面表示,至产品上市到目前均未收到相关不良反应报告。除234毫克装外,其他规格的Invega Sustenna不受此次召回事件影响。此次召回涉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市场,不涉及中国大陆。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强生连续十多次进行大规模召回,召回了价值超4700万美元的非处方药。2010年强生就曾召回过泰诺林、美林、抗过敏药仙特明及可他敏等多种非处方药。而上一次召回是2011年1月17日,当时就涉及超过4500万件问题药品,其中包括儿童用泰诺、8小时泰诺、泰诺关节炎止痛片、可他敏、派德等多种非处方药。
受召回事件影响,强生去年全球销售较同期下降7.7%,营业收入小幅下跌至616亿美元,是该公司上市67年以来首次年度营业收入下滑。在美国专业财经刊物《巴伦周刊》评选的最受尊敬企业排行榜中,一直稳居前两位的强生因质量控制问题滑落至第25位。去年第四季度,强生在产品召回等一系列事件上付出了9.22亿美元的代价。分析认为,强生若不暂停或更改一些工厂设施,其今年的销售额也将受到影响。
澳优回应“退货”又遭质疑
和强生同样忙于“危机公关”的还有澳优乳业。对于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澳优乳业代理有机婴儿配方奶粉被查出不合格,遭海关退货”一事,澳优高调回应称报道为“媒体编辑放大过时新闻并捏造,内容严重失实”。
有媒体报道,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3-8月的半年时间里,全国查获不合格进境婴幼儿配方奶粉共计459.49吨,其中453.55吨都是澳优乳业在中国销售的进口产品。不合格原因为“锌超标”和“磷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等。不少媒体对此在近日进行了披露。
对此,澳优乳业发出声明表示,2010年3月至7月,澳优供应商先后有7个批次的进口奶粉被国家质检总局要求退货。其主要原因是该批次产品不符合公司与该供应商所议定的产品标准,与食品安全无关,有关的产品已全部退回供应商,并未在市场流通。
同时,对于“不合格遭退货”的相关报道,澳优则强调,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最近一期进口奶粉不合格数据的时间是2010年8月27日,时间过去已半年,实属陈旧报道;塔图拉在中国供应产品的客户不止澳优一家,媒体在报道中使用“澳优乳业(01717,HK)独家代理经销”亦属“主观臆断,严重失实”。
但澳优的声明刚发出又马上遭到质疑:代理经销的产品遭到国家质检总局退货,公司为何并未发布相关公告告知投资者以及消费者?
就在澳优高调回应进口奶粉“不合格”报道的前两天,澳优乳业发布了盈利预警公告: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经审核管理账目,预期净利润较上年减少30%至40%。但澳优把净利下滑的原因归结为,上市后加大宣传和推广费大幅上升,渠道重组造成短期销售下滑。记者陆志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