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专家称节假日应制定有效的应急管控预案

2013-02-20 08:56:37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为公共安全上把“锁”

专家称节假日应制定有效的应急管控预案

    □ 新华社记者 陈 芳 陆文军

    为强化公共安全管理,各地均出台相关措施,为群众欢度佳节创造平安环境。图为2月18日,江西省德兴市新岗山镇丁村农民舞动板凳长龙闹新春迎元宵。 卓忠伟 摄

    春节第一天,北京市报告火情83起、受伤25人;而就在同一天,印度圣壶节上发生踩踏事件,造成30多人死亡……出行多、人流多、聚会多,春节各种设施超负荷运行,发生安全事故的几率也大大超过平日。专家提醒,欢度佳节,安全为要,节日千万不能松了安全这根弦。

    隐患一:人群聚集易踩踏

    重点区域须防范

    受节假日影响,各种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频繁,各地争办迎新聚会、撞钟祈福仪式、文化庙会,在张灯结彩、人头攒动中,不安全因素同样在集聚。

    人们不会忘记,2004年的元宵灯会惨剧。当年2月5日,北京密云县第二届迎春灯展,因游人拥挤造成严重踩踏事故,37条无辜生命永远不能再感受节日的温馨……

    一位经常在节日筹办群众性节庆活动的人士说:“每年春节办户外活动,我们担心的不是人少,而是怕太多,感觉人太多安全就可能失控。”

    “如果是踩踏事故,叠在下面的人,几分钟就会窒息而死。桥梁、楼道、隧道、建筑出入口等由宽收窄的区域,应是踩踏事故重点防范区域。”公共安全危机干预专家高锋说。

    专家表示,人群聚集场所要制定出有效的应急预案,出入口控制流量要科学,警惕异常信号,活动现场管控要跟上。

    隐患二:公共设施负荷大

    提前排查除隐患

    即使在上海大悦城这样新建成的商场,高峰时段往往等10多分钟都乘不上电梯,而且电梯里拥挤不堪,极易超载。如果在节日客流更密集的时段,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自动扶梯倒行导致儿童丧命、建筑工地载人电梯从百米高空坠落造成19人死亡……201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特种设备事故228起,死亡292人,其中电梯事故就有36起。事故原因主要是安全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落实和违章作业。

    而一些平时维护不足、使用率不高的游乐设施,在节日期间同样也不乏安全隐患。节假日游乐设施高频率运转,导致事故多发。2012年,深圳某主题公园的游乐设施出现故障,十几名乘客被困空中15分钟,有的被吓哭。

    “商场、剧院、景区等公共场所,因突遭节日大客流,运行负荷增加,很容易滋生安全隐患,应有相应的安全防范,重点要抓好场所环境、运行设施安全管理。”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太元说。

    隐患三:节日生产“脆弱期”

    安全意识须紧绷

    春节虽然是大多市民享受休憩放假,但依然有不少行业、工种需要加班加点,持续生产,然而往往由于在节日期间监管不严,措施不力,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就在2月1日晚,河南省周口市新建客运总站站务楼售票厅顶部在混凝土浇灌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造成3人死亡。

    为何节日安全生产的警钟不断敲响?“十次事故九次抢。”一位工程建设专家说,原则上节日期间工人都应该放假,但往往是一些项目需要赶工期,造成了抢工的情况,这也是事故最易发生的“脆弱期”。加上在节日前后,施工人员难免心思不稳,如果没有做好严格的监管保障措施,极易出现安全隐患。

    《中国质量报》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