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风险点 拧紧“安全阀”
安徽省质监系统有力推进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 本报记者 郭 明 李 辉
最近,安徽省质监局结合质量月活动,以加强产品质量监管为突破口,积极构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机制,创新监管方法,有效推进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安徽省质监局在全国率先选聘大学生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全面参与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成为动员社会力量抓质量的创新亮点。该局对首批选聘的100名大学生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管等知识培训,还专门编写发放《安徽省大学生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培训资料》,进一步提升大学生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的能力。同时组织部分大学生产品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参加“食品检验机构开放日”和“质检邀你看企业·食品安全大家行”活动,组织大学生义务监督员到质检机构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和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活动。
为了应对和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安徽省质监局对获取的相关风险信息进行及时梳理,定期邀请有关技术专家进行研判,结合全省产品质量状况提出建议和意见。通过每月分类、筛选、分析信息,将重要信息定期编成《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汇总及研读》,每季度编辑《产品质量风险信息参考》。加强对产品质检机构动态监管,及时掌握68家检验机构工作开展情况,全面实施对检验机构工作质量进行分类监管。同时制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工作质量分类监管》实施方案,全面部署考核和分类监管工作。全省60余家承担安徽产品质量定期监督检验任务的检验机构签署承诺书,向社会公开承诺检验工作质量,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安徽省共有各类食品及相关产品生产加工单位12819家。为有效开展食品质量风险排查和及时处置食品安全突发情况,在不断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该局修订了《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突发情况应急处置办法》,开发食品许可及抽查数据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将省级监督抽查和风险监测数据以及生产许可报批材料导入软件,实现对全省各个时期、各类食品、各类项目的抽查和监测数据的汇总、统计、查询、分析、管理的电子化。该局一方面对全省所有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食品相关产品获证企业开展监督抽查,以掌握全省获证企业质量安全基本情况。另一方面对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掺杂掺假、残留有毒有害物质等开展风险监测。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安徽在用特种设备量日益增长,其中电梯年增长量超过30%。全省特种设备监管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从监督管理并重向强化监察和服务转变,从监管设备为主向监督企业为主转变,从同一模式监管向分类监管转变,从依靠行政监管为主向多元治理转变,加快建立完善多元共治的工作格局。安徽省质监局利用检查、检验、维保等信息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预警防范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科技支撑体系和物联网技术在特种设备安全领域推广应用,首先选择公共安全领域的电梯进行远程监控。
只有发现风险,才能有效应对和化解风险。安徽各级质监部门在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中,立足本地实际进行着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合肥市质监局积极参与到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建设,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逐步融入村(居)、街(镇)和县(市/区)三级监管网格化体系,争取纳入到基层政府目标任务考核中去。淮南市质监局以“质监体检”为抓手,对淮南文峰航天电缆有限公司、淮南润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90余家企业开展“免费质量问诊”,为企业解决质量管理问题240多项。马鞍山市质监局从7月份开始开展了“百名干部进企业”活动,对服务对口联系企业进行每周两次走访,每月提供一份质量调研报告。《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