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蔬菜 港人喜爱
——江西检验检疫局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本报记者 邬 健 通讯员 黄 河
交通条件的大大改善,缩短了江西与香港之间的时空距离。从南端的出口供港基地装运新鲜蔬菜到香港超市仅需6小时,江西已成为香港鲜活农产品的主要供应地。江西检验检疫局资料显示,目前,江西已在赣州、南昌、九江等地建成供港蔬菜基地14个,面积2.3万亩,年产各类蔬菜2.4万余吨,主要品种有菜心、芥兰、白菜、生菜、豆苗、芥菜、黄瓜、茄子、芋头、马铃薯、食用菌等。今年上半年,由于长时间阴雨寡照,蔬菜产量12108吨,但仍比上年略有增长。
据江西局工作人员介绍,江西供港蔬菜2003年开始启动。2004年,江西(安义)从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第一张基地备案证书,面积3048亩。经过近10年的发展,目前供港蔬菜基地已经达到14个,面积2.3万亩,供港蔬菜加工厂有13家,净菜加工厂1家。如今,江西蔬菜以高质、新鲜、味美在香港市场赢得一席之地,销量逐年增加。宏康(九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在香港开设了多家蔬菜连锁店,丰富了香港市民的菜篮子。
在供港蔬菜基地建设之初,江西局即提高了准入门槛,严把准入关。从选址到种植,从监管到检验,环环相连,可跟踪可追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保证供港蔬菜的高品质。根据规模要求,基地的选址必须集中联片,面积不少于500亩,周边环境良好,空气新鲜,土壤、水质、大气符合标准,附近十公里范围之内无“三废”污染,供水排水设施健全。在种植过程中,基地需建立农业投入品(化肥、农药等)进货台账和使用台账,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并进行评定,做到每批农药入库前对香港关注的五种禁用药进行检测。此外,供港蔬菜基地还须实行管理分组、种植分片、采摘分批的管理模式。农业工人按规定分三个作业组进行管理,对不同品种不同批次的蔬菜在田头进行编号标识,从播种、田间管理、灌溉水源、施药、施肥都建立了有效记录,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要求实现生产全过程的质量卫生控制。
江西局引导企业逐步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种植。在蔬菜基地主要地块、实验室、冷库及装运点设置视频监控摄像头,通过数字终端将企业情况传输到检验检疫监控室,实现对企业生产过程的24小时监控。同时,该局指导企业将各地块的土壤监控、灌溉用水、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以及安全期的采摘、加工、入库、包装、运输等全过程的相关信息全部录入电脑,检验检疫部门可通过电脑对任何一批供港蔬菜实施可追溯查询。坚持使用经过卫生处理的有机复合肥作为供港蔬菜专用肥料,在蔬菜生长后期尽量使用生物农药,尤其是采收前7~10天控制用药品种和用量。
此外,江西局每年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将供港蔬菜纳入全局出口植物源性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监控计划,实行动态监控,做到有的放矢;创新监管手段,加强日常监管和年度审查,大力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种植模式,积极推广良好农业规范,有机食品认证,做到产品可追溯,质量可追踪,实行质量事故一票否决。为防止二次污染,江西局要求企业建立配套的采收、加工、包装、冷藏和运输设施,整个过程闭环连接。供港蔬菜上市前,还必须经过(采前检测、官方监控、出厂检验、出口抽查)四道质量把关,符合标准才能出口。
江西蔬菜,港人喜爱。这缘于规范的检验检疫过程和严格的生产管理。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