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挑刺警察”
——浅析春兰的产品管理模式
□ 孙广明
“十、百、千”是春兰率先施行,并取得成功的产品试制管理模式,在这方面春兰有许多独特、新鲜的做法,对整个制造业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
“漏斗”层层过滤
国家标准规定,新产品试制在经过技术评审后,就可以开始批量生产。春兰开发的所有新产品,在技术评审和批量生产之间,增加了一道“十”、“百”、“千”样机试验程序。
春兰的新产品在技术设计评审之后,首先生产十台样机,中心试验室测试样机各项性能指标和相关技术数据,进行样机试制评审,如果有一台样机有一项指标没有通过评审,此项新产品开发项目将从项目建议书、项目任务书、项目设计方案开始,重新经过工厂技术委员会论证,再进入具体技术设计。十台样机评审合格后,总工程师依据相关技术标准组织产品进行百台样机评审鉴定,进入千台试产。千台试产评审后,经总经理批复,进行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
“十”、“百”、“千”样机试制程序如同一只口径越来越小的漏斗,将可能有微瑕的产品挡在流水线前,把品质完美的产品奉献给消费者。近年开发成功的春兰家用空调、商用空调、压缩机、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等新产品,都无一例外地经过这样严格的程序。
管理细则入微
春兰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细致入微。早在春兰第一个4年计划期间,总经理陶建幸亲自主持制定了《技术管理条例》,提出了“实用、有效”的4字原则,层层分解岗位质量考核指标,签订《质量承诺书》,使全体员工都明白各自的质量责任。
产品自攻螺钉没有拧紧、产品内落杂物、产品整理不到位等并不影响产品性能的细节,在春兰的技术质量违纪处罚细则中,都可以找到明文规定,一旦有人违反了,所受的处罚额度高得惊人。
空调换热器的生产工序有29道之多,要保证其表面质量,使其不产生磕碰划伤,涉及的因素太多。春兰一方面调整工艺流程,增加其材料的硬度;另一方面,在相关岗位的作业指导书中规定操作者小心翼翼地装运。目前,春兰空调换热器表面的磕碰划伤,没有超过3平方厘米的,这项指标,国家级的抽查考核都没有要求,而春兰把它做到了极至。
“100-1=0”
配套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产品整体质量,100种零部件有一只有微瑕,生产出的产品就要全部报废,这就是春兰的“100-1=0”定律。
春兰在生产空调之初,率先实行配套件国产化,实施定点采购的办法,每年对定点单位进行评审,把春兰的经营思想带到配套单位,将春兰的技术、质量、工艺、检验等管理模式移植到配套单位,介入其产品设计,对其工艺过程的确定和工艺文件的编制进行最终认可。春兰对外购件的考核指标要求相当高,对于配套厂家,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合资企业,决不降低考核指标。一家生产空调压缩机的中日合资企业,日方代表都认为春兰的质量指标太高,要求太苛刻。
春兰对于关键配套件的外延管理,管得特别“宽”,不仅管到了配套单位,而且管到了配套单位的配套物资,如空调电机,对漆包线、轴承的选用都规定在质量协议中。一旦配套厂家提供了不可修复的零配件,春兰坚决实行强制性报废。一家为春兰配套塑封电机的厂家,首批供货时由于质量不合要求,春兰派人到该厂,将电机的引线全部剪掉,价格100万元。一家名列全国十大变压器厂的企业,在一次供应给春兰的变压器中,部分变压器骨架出现变形,春兰同样对这批配套件实行强制报废。春兰的这种做法,虽然对配套厂家是残酷的,但这是对消费者最大的负责。
春兰在每个零部件的选用上都为消费者着想。春兰压缩机上所用的活塞环,一般制造厂家是先浇铸铁管,然后再切割、加工,这种活塞环只有1000公里左右的行驶寿命,用户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就需更换,而春兰选用的每个活塞环都是单体铸造,这种单独铸造的活塞环,其寿命是前者的几十倍。再如摩托车上的灯泡,春兰用的是12元一只的进口产品,而一般制造厂家用的是2元一只的普通灯泡。
最近几年,在春兰的影响下,春兰的配套厂有40多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春兰的配套件质量不断稳步提高,主要配套件不合格率都在万分之二以下。《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