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 华
近日,某化工企业安监员在班组检查安全隐患时,把平时员工们不太注意的小隐患一个个“揪”了出来。一些员工认为这些隐患无关痛痒,是这位安监员太“较真儿”了,差点与他吵了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说一个人爱“较真儿”,是说这个人性格倔强,办事不会融通、喜欢认死理儿,甚至顽固、“钻牛角尖”。因此,如果生活中为人处世喜欢“较真儿”,并不是啥好事儿,甚至会招人厌烦。可是,安全管理中却特别需要“较真儿”精神。
“海恩法则”指出,一起重大的飞行事故背后,有29个征兆,一个征兆后面还会有300个事故苗头。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容不得半点懈怠,必须较真儿,要从细微处着眼发现并消除滋生安全隐患的死角,不放过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任何一个细节和事故苗头,让事故隐患无处藏身。
笔者认为,安全管理需要“较真儿”,并体现在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
首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与办法,若要使其成为生产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生产运行措施与安全生产的保障,就必须使其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得到相应的检验,保证安全管理制度、规范与办法落实过程中不打折扣,就要求安全管理者有“较真儿”的精神,确保每项制度、每条规范监督落实到位,来不得半点含糊与草率。
其次,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对安全事故的处理,就应该有“较真儿”的精神。安全管理者拥有了“较真儿”的态度,才能够按照安全管理条例对事故责任者、责任单位进行严肃的处罚,做到“四不放过”,这样才能有效杜绝类似事故的发生。
其三,在安全监督检查的环节上,安监人员必须具有“较真儿”精神,才能够按照相关安全管理条例和管理制度、检查标准进行检查考核,发现问题才能够一查到底,挖掘到隐患产生的根源,才能让安全管理真正根植在员工的头脑中,才能保障安监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四,安全管理者拥有“较真儿”精神,在安全管理上,才敢于碰硬,才敢于向不利于安全管理的事情较真儿,从而为安全管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夯实企业本质安全基础。《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