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德国加强监管改善空气质量

2012-02-08 07:31:38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

    据新华社电 如很多工业化国家一样,德国在空气质量管理方面也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通过出台法律、提高技术、加强监管等手段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取得良好进展。

    德国政府在空气污染物防治方面主要基于三大战略,首先是制定空气质量标准,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及污染防治方案;其次是用技术等手段限制排放,包括关停污染源;三是完善监管机制,针对具体污染物给出排放上限。

    德国联邦政府在1974年出台污染防治法,首次系统地对污染物排放做出限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十分重视空气质量管理与环境保护技术的研发,并对发电厂、工业企业等实施大规模减排改造,关停一些污染物排放超标工厂。

    德国还十分重视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在资金和政策的有力支持下,加装过滤装置等烟气清洁装置、生产环保燃料、使用现代催化剂等环保科技帮助德国的空气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环保部门对比1995年至2007年的监测数据后得出结论:德国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已经明显减少。

    目前,德国联邦和州一级机构共设立约650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德国联邦环保局每天将数据汇总后,在网站公布空气质量状况,通报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含量。

    虽然德国目前每天只通报PM10的监测结果而并非PM2.5,不过自2010年起,德国已将欧盟关于PM2.5的规定引入本国,即尽可能降低空气污染物浓度,争取到2020年,将PM2.5年平均浓度降至每立方米20微克以下。

    《中国质量报》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