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兴吐”促转型
——新疆吐鲁番地区质监部门开展质量振兴活动侧记
□ 朱文军 本报记者 赵陕雄
本报实习记者 朱祝何
近年来,新疆吐鲁番地区质监局围绕当地“强农、兴工、促旅、重文、活水、宜居、育人”七大战略,以实施“质量兴吐”为抓手,以开展“质量兴县(市)”、“质量兴企”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地区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跨越式发展。
吐鲁番地区是新疆第一个开展质量振兴活动的地区。这得益于地委、行署坚持把“质量振兴”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把“质量兴吐”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名牌战略,全面提升地区总体质量水平。坚持把品牌培育、名牌带动作为“质量兴吐”的主线,立足本地现有主导产业,选择确定一批生产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市场信誉好、发展前景广的重点产品,逐一制定完善培育规划,不断放大品牌带动效应,增强本地产品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吐鲁番地区共有中国名牌2个、新疆名牌14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新疆著名商标9个,名牌企业脱颖而出,成为全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质量安全追溯,全面提升地区农产品质量水平。吐鲁番立足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率先在全疆组织实施了吐鲁番葡萄、葡萄干、哈密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组建了由乡镇、质监、农技等部门的检验队伍,形成了地区、县市、乡镇三级检测网络,有效提升了吐鲁番葡萄、葡萄干、哈密瓜质量水平,为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有效推进行业质量管理,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加强源头监管,严格生产规范,加大服务力度,夯实企业质量基础,着力提升企业质量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水平。地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达到95%以上;扎实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创优,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加大对建设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力度,不断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截至目前,共获得自治区市政优质工程奖4项,大中型工程项目竣工工程合格率达100%;在电力、旅游、交通等窗口服务行业,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积极开展诚信建设,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明显提高。旅游、文物部门在地区旅游行业大力推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经贸、质监、工商、税务、公安、食药、卫生等部门围绕“打假制劣,扶优扶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总体要求,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为企业创造了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投资、生产、经营环境。
吐鲁番地区质监局还先后多次邀请国家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在地区范围内举办知识讲座,在全社会形成“质量强国”、“以质取胜”的共识,使“质量兴吐”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该局还组建了由农业、质监、卫生等多个部门及各行业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并先后多次深入生产、餐饮、流通企业开展质量解剖行动,有效地帮助企业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下一步该局将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有效工作机制,确保“质量兴吐”各项工作目标完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