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可怕的小概率

2011-07-13 07:59:36    中国质量万里行    □ 顾锦龙    点击:

    □ 顾锦龙

    近年来,我国政府、企业加大了安全投入,安全管理重视程度提高,也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与欧美等采矿业发达的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上。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外国煤矿大多为私营公司,老板首先考虑的是如果出现伤亡要赔多少钱,一旦出了事故,企业将面临巨额罚款,所以他们在安全装备的投入上非常积极,安全管理上十分尽心。而在我国,部分煤矿企业和煤老板更多是考虑眼前的利益,他们觉得安全投入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必要为了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故而投入大量金钱。

    目前,我国传统的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理论认为,原发性灾害诱发更大的继发性灾害或者防治突发事件的致灾影响,因其发生概率小,为此采取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加大成本投入“不合算”。但是,小概率的概率毕竟大于0,而不是等于0。研究成果显示,安全保障措施的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这一安全经济的基本定量规律是指导安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而高可靠性安全保障的安全技术管理理论认为,必要的安全投入是煤矿企业建立高可靠性安全保障机制所必须付出的投入成本。这也是我国传统安全生产观与国外发达国家安全生产观的重要差别。因此,改变我国传统安全生产观,提高安全生产投入,建立高可靠性安全保障机制,是夯实煤矿企业本质安全基础,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必由之路。

    安全生产主要是保护生产人员的安全,而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因素。同时,安全生产还可以维护和保障生产资料和生产环境。在生产管理当中,安全投入成本丝毫不能省却。通过事先的安全投资,把事故和职业危害消灭在萌发之前,是最经济、最可行的生产建设之路。企业越是发展,越是要强调安全生产,安全就是效益。这是所有管理者应建立的“安全经济观”。特别是煤炭行业是一个高危行业,而且安全生产运行质量直接关系着的身家性命,安全工作更是不容忽视。

    墨菲定律指出,凡事可能出岔子,就一定会出岔子。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观上存在着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不管其可能性有多小,当多次重复地做这件事时,事故总会在某一时刻发生。

    笔者认为,企业一定要树立“安全事故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投入是最大的节约”的理念。煤矿企业一旦发生重大事故,不仅井毁人亡,造成大量财产方面的损失,而且将严重损害企业的形象,其有形的、无形的损失远远高于未雨绸缪的先期投入,正确的理念应该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为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对员工、对企业、对社会来说都是应尽的社会责任。《中国质量报》

□ 顾锦龙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