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浙江省江山市副市长徐柏民谈质量管理

2011-05-09 07:51:24    中国质量万里行    曹吉根 方杰平    点击:

品牌江山春意浓 质量强市谱新篇

——浙江省江山市副市长徐柏民谈质量管理

    江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图为江山市副市长徐柏民(左三)带领江山市质监局领导班子深入企业检查质量工作。

    “江山如此多娇!”说起江山,人们自然而然会联想到这句诗词,在人们记忆里,和“江山”两个字一起组成的词汇总是有几分磅礴的气势。阳春三月,笔者到浙江省江山市探访质量工作,感受到了一股培育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发展品牌经济、建设品牌城市的热浪正在江山大地上蒸腾,如同江南春意正浓的原野,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欢迎朋友们前来‘激扬文字,指点江山’。”江山市副市长徐柏民接待了我们,畅谈了江山品牌建设成就和“十二五”质量强市发展规划。

    夯实基础 结出硕果

    徐柏民说,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里,江山市紧紧牵住“品牌培育,质量提升”这个牛鼻子,引导各行各业树立品牌意识,提升质量水平,成效显著,初步实现了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品牌经济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江山市新增浙江名牌产品27个,衢州名牌产品50个,使浙江名牌产品达到35个,衢州名牌达到73个;江山市企业商标中有10件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份额超过40%。有两家企业获得浙江质量奖,3家企业获得衢州市市长质量奖。江山被授予“浙江省低碳木业产业基地”称号,木业加工产业集群被列为浙江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江山特色农产品美誉度也日益提升,有国际级无公害农产品25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农产品25个,江山白菇、江山绿牡丹茶获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认证。

    盘点“十一五”品牌建设成果,徐柏民如数家珍。而江山市委市政府更看重的,是这些数字背后企业素质、产业素质的大幅度提升。

    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全市规模企业管理体系认证率超过30%,有128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18家企业通过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17家企业通过省级计量管理体系确认,63家企业建立质量诚信制度,5家被评为浙江省标准创新型企业,两家企业成为省能源计量示范单位。

    技术标准战略深入实施,全市有29家企业的57种产品通过采标,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6家企业参与制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1项,其中两家企业作为第一起草人制订行业标准5项,蜂业率先制定了我国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

    农业标准化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发挥突出作用。先后实施了省级农业标准化推广示范项目15项,实施农产品地方标准29个,培育出了155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有国家龙头1家、省级龙头5家,地市级龙头32家。

    正是品牌培育夯实了企业发展基础,增强了市场竞争力,提升了品牌美誉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互动的品牌经济发展机制。

    政府重视 部门得力

    徐柏民认为,江山品牌建设成果丰硕,首要的原因就是市委市政府对这块工作的高度重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政策和措施。

    他介绍说,在江山市出台的有关推进工业提升发展、培育龙头企业等政策意见中,对企业参与标准化活动、品牌建设和实施相关认证等方面都列出了详细的扶持条款。企业参与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化活动,政府将给予5到15万元的补助,企业标准如能转化为国家或行业标准,则会给予10万到30万元的奖励,企业品牌获得国际级荣誉称号的重奖50万元,省级荣誉也将奖励10万元。

    对于公共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江山市也十分重视,在财政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全力支持质监部门技术平台建设,相继建成了浙江省消防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衢州市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江山市食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衢州市蜂产品质量检验中心4个专业检测中心。有能力对蜂产品、消防器材、人造板材、木制家具等江山特色产品1000多个检验项目参数开展检测,检测能力在浙、闽、赣3省周边10多个县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在谈及江山质监部门的作用时,这位分管质量工作的副市长竖起了大拇指,赞赏有加。徐柏民说,江山质监局在人员少、经费紧、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很好地发挥了质量工作牵头单位和品牌建设生力军的作用,在严格质量监管和帮扶质量提升两个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努力,成效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监管方面,江山质监局以食品等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为重点,通过落实区域监管责任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法,保证质量巡查的密度和监管力度,做到质量问题露头就打;对于江山木业和消防器材产业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质量隐患,则采用专项整治的方式,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做到边整治边提升,不但把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还在行业内建立了一种良性发展秩序;对于“锅容特管”,及时发现、消除、化解事故隐患,保障安全生产。据了解,“十一五”以来,江山市产品在各级质量监督抽查中合格率逐年提高,没有发生过被上级通报的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也没有发生过引起较大社会影响的质量安全事故。2010年对全市133家消防器材产业企业展开了质量普查,合格率达到了95.78%。在浙江省的“十小”整规中,江山市的经验得到了省领导的批示肯定,并被省局表彰。

    在提升帮扶上,江山质监局更是不遗余力。“十一五”期间,江山市机电、消防器材、木业加工、蜂产品等特色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该市经济增长点。但由于行业内中小企业多,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像消防器材产业共有27家生产企业,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国家,但2009年以前只有两家企业获得了市场准入。为此,江山市质监局在“质量和安全年”、“企业服务年”等活动中,以推动企业申领生产许可证为契机,有计划地选择重点行业,实行定人、定责、定区域、定时间做好监管和帮扶工作,并牵头起草了《江山市消防器材产业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整治期间,通过派出相关科室负责人深入企业调研、召开业主座谈会等方式,与企业老总面对面座谈,听取企业在生产、质量管理、申报型式认可证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现场帮助解答,鼓励、指导企业积极主动申领灭火器型式认可证。为了服务蜂产品行业发展,江山市质监局食品质检中心完成了《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测评估报告》,添置了美国进口的检测设备,为17家企业培训了25名质检员。

    为帮助江山特色产业实现科学发展目标,最近两年来,江山质监局还通过发挥所属专业检测机构的作用,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研究实用检测技术,并以检测技术应用带动产业升级。针对欧美相继提高相关家具产品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情况,江山市质监局组织木业检测中心的技术力量,通过实施《低醛脲胶游离甲醛与人造板甲醛释放量的量值关系的研究分析与应用》研究课题,为当地企业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加工E0级板材的方法,让江山板材成为市场抢手货。在木门行业,木业检测中心牵头制定了联盟标准,在企业落实了《原材料进货验收规范》、《过程检验规范》、《成品检验规范》和《质量诚信企业自律规范》,并引导企业在全国同行业率先将主要原材料中高密度纤维板的甲醛释放量要求从E2级提高到E1级,既确保了木门产品中涉及人身健康的甲醛释放量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又为木门企业赢得了竞争优势。

    质量强市 谱写新篇

    谈及“十二五”质量工作时,徐柏民充满了信心。他表示,眼下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质量强市建设,必将为江山的发展书写下新的篇章。他介绍说,江山市已经被列为衢州市质量强市建设试点县(市),围绕产品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

    一是大力实施产品质量提升工程,机电、木业加工、电光源、消防器材四大主导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要达到90以上,全市特色块状产业要普遍推广联盟标准,食品生产企业要大力推行HACCP认证,以严格管理消除质量风险,同时名牌产品、企业质量管理水平要继续保持在衢州市的领先地位。

    二是大力实施工程质量提升工程,确保工程验收合格率100%,新建民用建筑实施节能标准比例达到100%,同时争创省级优质工程“钱江杯”8个。

    三是大力实施服务业质量提升工程,将制定出台《关于扶持培育服务业重点企业和品牌实施办法》,到2015年,服务业综合用户满意度指数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全市新培育省级以上服务业品牌5个以上,力争有1个以上服务业品牌或企业跻身国家知名品牌行列,省服务业重点企业3家以上,争创国家4A级景区3处,3A景区3处以上。

    四是大力实施环境质量提升工程,积极开展生态乡镇(街道)的创建,80%以上乡镇(街道)达到省级或国家级生态乡镇(街道)创建要求;深入开展“中国幸福乡村”建设,力争50%以上行政村达到标准。在工业方面将突出发展节能和环保的绿色产业,引导企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量达到上级下达的指标,万元GDP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强度下降30%,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20%以上。

    (曹吉根 方杰平) 《中国质量报》

曹吉根 方杰平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