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锦龙
俗话说:“上有千条线,下有一眼针。”不论哪个企业,制定的许多大政方针归根结底要通过班组去贯彻落实。班组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基础,而班组长又是班组的灵魂。因此,考察选拔班组长时必须慎重。当前,某些企业选拔班组长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四大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重年龄轻实践。某些基层领导在选拔班组长时,片面追求班组结构层次的年轻化,而忽视了作为企业管理中“细胞”的班组长,应更多注重实际能力这一特殊性,用一些刚出校门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埋头苦干和忘我奉献精神的年轻人,来取代一批年龄偏大、实践经验丰富、工作勤恳踏实的中年人,结果不光影响了一批中年职工的工作情绪和积极性,还易给年轻人造成一种只要有文凭,实践很次要的错误思想,导致各项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二是重喜好轻能力。某些领导提拔班组长时不太喜欢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遇到问题能抓住要点、一针见血提出意见的员工,而喜欢使用能跟着自己鞍前马后、拍马吹牛的员工,喜欢使用能看着自己眼色行事的人。殊不知,这种人往往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更重要的是缺乏带领工人们干事业的开拓精神,缺乏带领工人们钻研高新技术的勇气,缺乏带领工人们采纳先进管理方法的能力。
三是重压服轻说服。某些企业对部分难以管理的“刺头”班组,不深入调查研究,不耐心引导疏通,而是选用一些“邪头”当班组长,即所谓“以邪压邪,以毒攻毒”,以期迅速解决矛盾。然而事实证明由于这种邪头只讲压服,不讲说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基层职工积怨甚多,矛盾进一步激化,甚至酿成祸端,造成意想不到甚至不可收拾的局面。
四是重内选轻外选。某些企业选拔班组长时,认为不是中层干部,对企业发展影响不是太大,随便从自己的身边和圈子里选择一个,有的甚至完全由少数领导一语定乾坤,走入“以帮派拉人,以利益挑人,以感情选人,以美貌取人”的怪圈,以至于埋没了圈子之外的真正人才,等到人才流失到影响大局时,才悔之晚矣。
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经济效益好坏,关键在于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所以班组安全建设的成效大小,取决于班组长对安全生产的认识程度及所具备的安全技术知识水平和实际的组织协调能力。因此,企业必须抓好班组长选任与后续的安全培训教育,使之真正担负起最基础安全生产指挥、组织和第一责任人的角色。那么,如何使班组长担负起这个前线最基础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呢?笔者认为,对班组长选拔要克服以上4个误区,而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取得良好的效益的关键,则是要加强对班组长的安全培训。《中国质量报》
顾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