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 樾
3个木匠同一天进入工厂上班。
第一个木匠工作的目的只是混一口饭吃,他的目标是能养活自己就行。所以他上班时经常磨洋工,不久他被工厂炒了鱿鱼。好不容易又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但他的工作态度仍然如此,所以他一直都在为生计奔波。
第二个木匠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所以他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从不迟到早退。为了获得加薪的机会,他的工作表现也很积极。他经常想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总是忍受着巨大的体力消耗和各种各样的工作压力。他每天都很疲惫,但仍咬牙坚持着。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早日退休,这样他就可以彻底摆脱辛苦的劳作了。
第三个木匠的工作目的和前两位不同。他一直梦想着能够成为一名伟大的工艺师,有朝一日可以亲手雕刻出一座举世无双的艺术作品。所以,他总是全力以赴地投入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做到完美,还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设计,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制作技艺。终于有一天,他获得了去人民大会堂装修的机会,并亲自为人民大会堂设计和制作了一套精美的明清家具。从此以后,他声名远扬,每一件作品都价值连城。
3个木匠的故事启示我们:为工资而工作的人终生无果,为了生计而工作的人劳累辛苦,只有为了梦想而工作的人才能够功成名就。
在管理学上,把驱使第3个木匠行为背后的动机称之为成长性动机。
当有记者问国际连锁酒店王国希尔顿集团的创始人康德拉·希尔顿,是什么原因可以让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把一个小旅馆发展到全球70多个国家数千家酒店,事业版图涵盖美洲、欧洲、亚洲等多个地区和国家时,希尔顿说:“当我贫困潦倒躺在公园的椅子上过夜时,我已经在心中描绘希尔顿跨越全球的蓝图了。”
这也是成长性动机。
在商业领域里,有3重境界,分别是: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
生意人为蝇头小利而经商,商人为超额利润而投机,企业家却把自己的企业当成实现自我成就的平台,把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梦想作为终生追求目标在经营。不同的动机所产生的行为完全不同,不同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也截然相反。
生意人和商人需要的是个人的“野心”,以及必不可少的小聪明和商业头脑。企业家除了“野心”之外,更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这些“正确的方法”包括科学的管理体系、睿智组织的思维、明确的战略规划、清晰的愿景蓝图、上下同欲的目标凝聚、超越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志存高远的企业使命等等。
中国的企业家已经走出了“生意人”的局限,但要完全走出“商人”的困囿却还需要一段相当长的过程。这是一种凤凰涅槃式的自我毁灭与欲火重生,是破茧成蝶的自我突破和美丽嬗变,但这也是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中国质量报》
宗 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