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4日国家工信部颁布了《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规定》要求移动手机定制企业不得在手机中内置固化SP链接。该规定已经实施了半年,但市场上的内置固化SP链接的手机依然大量存在。那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能否依据相关规定,开展对内置固化SP链接的手机进行查处呢?
思考一:内置固化SP链接的手机是合格的还是不合格的?
判定产品是否合格检测机构一般依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如果依据相关标准对内置固化SP链接的手机进行检验,其结果这类手机可能是合格的,因为现行标准就不能对手机是否内置了固化SP链接进行判断,或者说可能就没有该检验项。内置固化SP链接的手机是否具备手机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应当说几乎所有内置固化非法SP链接的手机都是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的。只是这种内置固化的SP链接,误导消费者定向非法登录聊天等涉黄网站并支付高额费用,其延伸的性能的合法性值得怀疑。
思考二:现有的行政法规能否作为判定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
《移动电话机定制管理规定》能否作为判定产品不合格的依据?我们回答应当是肯定的。制定标准首先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法律法规是制定标准的基本依据,标准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但法律法规的执行只有强制性,没有推荐性。因为法律法规的强制性高于标准,所以法律法规可以作为判定产品合格与否的依据。
思考三:非法内置固化SP链接的手机是否违反了3C认证制度的认证一致性原则?
手机作为电信终端设备应当经过3C认证后方能销售,市场上手机都是通过认证的吗?一些定制方(申请人)申请认证时提供的手机样品都没有非法内置固化SP链接,而在批量生产时却内置了固化的SP链接。因此在手机中非法内置固化SP链接违反了3C认证制度的认证一致性原则。
质监部门依据《产品质量法》和《认证认可条例》对销售内置固化SP链接的手机的行为进行查处时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因为现有法律依据还不够严谨,让技术机构依据法律法规判定产品不合格还有一定的风险。对所谓“合格而不合法”的产品的查处是行政执法面临的新的挑战。(江苏省洪泽县质监局 林树银)
林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