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质量提升 服务海西发展
□ 厦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郭勇毅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厦门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国务院加快海西建设意见的出台,厦门经济特区由岛内扩大到全市,面积从原来的130平方公里增加到1500平方公里,厦门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今年来,厦门市质监局全体干部职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现,紧密结合当前形势,牢牢把握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福建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质检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忠实履行职责,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条主线,主动把厦门市质监局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我们要进一步认识质量提升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扎实推进“质量提升”活动,完善大质量工作机制,加强大质检文化建设,为海峡西岸的繁荣与发展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视野要开阔,推动“质量提升”活动在厦门的进一步开展
当前,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努力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而质量提升则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虽有大幅提高,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望相比仍有差距。有效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将进一步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引导其切实采取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培育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有效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必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
今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我们要把自身工作与厦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谋划好“十二五”工作,站位要高,视野要宽,思路要清;我们要进一步认识“质量提升”活动对厦门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加大监管力度,转变工作方式,增强服务的有效性,推动“质量提升”活动在厦门的进一步开展,推动厦门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措施要有力,全面提升“服务、监管、保障”水平
促进质量提升,服务海西发展,就要找准工作抓手,围绕厦门城市发展定位和特点,充分发挥厦门市质监局的支撑保障作用,切实提高质监服务的有效性,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提升基础保障水平。
围绕市政府重点培育产业,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围绕13条重点培育的制造业百亿产值产业链,出台30条服务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服务重点产业、推进产业发展:一是在省内最早设立政府质量奖。推行追求卓越绩效的先进管理模式,为企业树立质量管理标杆。二是用好质量竞争力测评重要工具。自2006年联合统计部门开始逐年对我市制造业的质量竞争优势、改进空间和发展趋势进行定量评价与比较研究,并提出质量政策建议,以持续提高质量工作有效性和贡献率。三是推动厦门品牌发展。厦门优质品牌评价工作经过3年多的发展,成为我市品牌带动战略的重要抓手。厦门优质品牌企业群体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逐年提高。2009年,我市在有效期内各级名牌企业数量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8.5%,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8.3%。四是开展“质监服务进园区”。通过“成立一个机构、立足两个需求、确定三大目标、试点四个园区、明确五项内容、落实六项措施、开展七项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零距离服务,共同促进工业园区企业做大做强,提升园区企业的质量总体水平,打造品牌园区。
围绕质量和安全,提升科学监管水平。一是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健全加工食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创新监管模式。督促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以企业主体责任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积极关注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导向。二是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创新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模式。加强宣传特种设备安全知识,提高公共危机意识,防范不当操作。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特种设备监管水平。运用气瓶条码管理系统,对我市100多万气瓶进行信息化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射频识别技术应用到特种设备,进一步完善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体系。积极开展“电梯维护能力”等课题研究。三是加快建设质量安全诚信体系。积极推进集贸市场电子计价秤、加油站、液化气市场计量诚信体系建设,推进机动车安检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认证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四是不断提高质量分析评价水平。建立市、区、技术机构三级质量分析报告制度,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五是推行“约谈制”。约请“问题企业”负责人进行谈话,分析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约谈制”得到了厦门市政府叶重耕副市长的充分肯定并广为推广。“约谈”制度实行以来,存在问题的约谈企业整改措施100%落实到位。
围绕转变方式和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基础保障水平。在五个方面下足工夫,取得成效。一是标准化战略见成效。努力争取全国专标委落户厦门,抢占标准制定、修订的话语权,促进标准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化示范试点取得新进展。二是检测工作整顿下工夫。全面查找分析问题,规范实验室管理,提升检测人员素质,提高检验检测能力,提高质检机构的公信力。三是计量服务工程迈新步。激励企业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建立能源计量档案,抓节能降耗,积极服务民生计量,开展计量专项检查。四是认证认可工作抓深化。积极筹备召开全市认证认可工作会议。加强认证监管执法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五是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铆足劲。建立国家标准数字出版发行点;进一步充实、完善我市标准数据库,添置了国内20多个行业共150万页的省内最大电子文档标准数据库。国家LED应用产品质检中心已落成;国家场(厂)内机动车辆质检中心完成工程总投资额的60%(9960万元)以上。科研水平稳步提高,各项科研工作进展顺利。
三、工作要合力,推进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检文化建设
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推动大质检文化建设,开展好“质量提升”活动,是今年全国质检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构建“两大”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两大”机制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是实现质量提升目标的必然要求。
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厦门市委、市政府始终对质量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召开了全市标准化、计量、认证等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厦门市委厦门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品牌带动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等相关政策,对质量、品牌、标准化等实施政府奖励制度,全市6个区都开展了“质量兴区”活动,极大地推动了质量工作的发展。我们坚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既各负其责,又密切协作,初步形成了环环相扣、紧密衔接、齐抓共管的大质量工作局面。
大力推进大质检文化建设,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质检工作的新定位、新要求的需要,是新时期质检部门更好履行职责的需要。为此,我们努力探索质检合作机制。厦门市质监局与厦门检验检疫局共同签发了《关于认证监管领域和食品生产监管领域合作的意见》,建立四个机制开展业务工作的实质性合作。一是建立经常性协商机制;二是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三是建立认证监管联合工作机制;四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联合工作机制。在合作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将向更多领域进行推广。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