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政府中心工作 全面落实质量监管责任的思考
襄阳质监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俊学
2006年至今,按照湖北省襄樊市质监局党组的统一部署,推行“一主多协”体制(以直属分局巡查检查为主,技术、执法机构为辅,综合业务协调),精减机构,整合职能。通过4年的运行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一是职责明确,责任定位,实施了有效监管,以直属为主、技术机构为辅,推动了区域监管的有效性,坚持抽检分离,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头进企业、重复交叉检查的弊端,减少企业接待应酬,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二是质监基础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摸清监管底数,建立规范的企业质量档案,实现了电子网络化监控;三是为企业的服务更加全面,体现了“四转变”,转变了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质量及社会形象,得到区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企业的欢迎。
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监管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二是质量基础性工作有待加强,如新引进企业的建档规范,巡查记录不完善,企业底数不是全部清楚。三是基层局检测手段需强化、监管措施不够到位。
质监部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抓好质量振兴,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指挥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做好经济发展决策的参谋部。当前,各地突出发展经济强区战略工作,质监部门作为生产领域经济的监管主体,既要履行国家赋予的职责,又要服从地方政府政策,如何服务工业园区建设,发挥职能,有所作为,落实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兴区战略,是当前基层局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今年以来,全国质检系统提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机制,针对在落实“一主多协”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如何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构建大质量、大监管工作机制,我认为要围绕“全面监管、全过程监管、全社会监管”和构建“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社会互动”的大质量监管格局目标,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落实:
(一)监管要融入到政府经济工作中心。
一是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地方支持。依靠地方政府,加强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职能和技术优势,结合政府经济工作目标、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工作平台,多向当地政府汇报,加强与经济部门联系,及时了解了招商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否列入生产许可证或强制认证管理等,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深入开展质量振兴活动,建立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推动优质产品生产示范区建设,严格名牌产品和质量奖的评定标准,推动完善名牌奖励和政府质量奖励制度。
二是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质量主体责任,彰显质监的职能作用,提升质监的社会形象。《食品安全法》强化了地方政府在质量安全中总负责。比如说,食品风险预警机制滞后问题,食品质量出了质量安全事故才重视,出了问题才来发现问题,然后再去解决,不仅达不到监管目的,反而会加大监管难度。
推动地方政府加大对食品检验经费的投入力度,建立长效质量监管机制,改变当前靠突击、督察、评比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工作方式,探索运用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号,让相关监管部门可以提前介入处理问题,使广大市民从食品安全预警信息中知道安全隐患所在,避免重大风险事故发生。
(二)加强联动,携手各职能部门共促质量提升。质监部门是质量振兴工作的牵头部门,为此,落实监管责任,必须保障实施质量兴市、兴区战略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争取将质量振兴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按照政府的要求和实施质量兴市的目标,在政府的统一指导下,发挥质量振兴领导小组牵头作用,联合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督促各有关部门、各镇政府,按照各自的职能和工作范围,明确质量任务,确定质量目标,强化服务意识。加大对重点区域如城乡接合部等,重点领域如食品、电讯等同质量有关案件和投诉的查处力度,继续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违法活动。
同时,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和技术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全面落实监管责任,提升质量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产品质量不是管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生产是第一责任,因此,监管责任是否落实到位,关键是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到位。为此,推动企业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发挥提升质量的主体作用。推动企业认真履行质量安全责任,引导企业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监管;推动企业建立严格的原材料、生产过程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充分利用质检系统技术资源,在区域经济区、工业园区或中小企业密集区,搭建检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企业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帮助企业提高检测水平。
(四)质监部门要明确责任,清楚目标,监管到位。
一是要明确职责。首先要弄清质监部门的监管职责、应承担的责任。
二是清楚目标。沉下去摸清底数,融进去搞帮扶。对监管对象的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建立内容充实的动态电子档案,把监管对象全部归入到监管网络之内,掌握主动权。
三是要监管到位。在日常监管中要做到“勤、严、帮”三结合。“勤”就是开展巡查要勤,将监管对象按风险、信誉、规模分为A、B、C三类,然后确定各类企业巡查频次,特别是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及食品安全事故多发季节加大巡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严”就是严格按准入条件实施生产许可、发现问题严格督促整改、对重大和故意违法行为实施严厉处罚。“帮”就是经常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小作坊完善生产条件、及时宣传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等。
四是落实监管责任,要实行网格化建设。将辖区划分为一级网格、二级网格和三级网格。其中,一级网格负责督察二、三级网格巡查监管,综合研判企业信息,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分析和风险预警,对存在突出质量问题的产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二级网格负责组织三级网格监管人员开展对生产加工企业或特种设备、法定计量器具使用单位监督检查和日常巡查工作,依法查处监管对象的违法生产行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组织实施产品质量专项整治。三级网格负责落实监管职责,将日常巡查和企业后处理情况及时通过执法终端录入网格化监管信息系统。同时,要积极主动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计量保证体系、特种设备安全制度等,不断增强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五是质监监管队伍要实现科学化、专业化。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责任性强、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从事食品监管工作,加强专业知识培训,要切实加强食品监管的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提高监管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五)规范与创新并举,保障监管责任落实到位。一是规范行为,依法落实监管责任,重点解决监管的盲目性、随意性,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
二是在完善“一主多协”体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机制。县级质监部门普遍存在监管力量薄弱的问题,特别是在对乡镇和农村进行监管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存在较多的困难,因此必须从创新上破解这一难题。针对监管力量薄弱问题,建议从科学监管入手,采取监督检查和定期巡查、网格化监管和责任到人相结合,监管人员与协管员共同参与的新举措,对企业监管实现日常化。
建立一支稳定的基层质量监管队伍,支持基层局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进乡镇政府质量工作试点,设立基层质监站所,推动乡镇政府建立镇质监员、村居协管员、企业质量安全员为主体的基层监管队伍网格。采取多种措施,推进乡镇(街道)政府切实担负起质量安全责任,延伸质监工作触角,帮助企业搜集质量管理信息,联系质监部门,共同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监管“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六)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质量工作。加强宣传,进一步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对质量兴省、兴市工作的导向作用,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地开展质量宣传工作。同时也要及时曝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通过媒体,强化产品质量的群众监督,促进企业不断改进产品质量。通过多方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质量、重视质量、监督质量、享受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
李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