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南省渑池县质监局立足本地实际,围绕当地自然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不断转变服务方式,以建设省煤化工质检中心、三门峡市能源计量监测中心、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县的“三驾马车”为依托。积极扶持和培育支柱产业建设,为全县的招商引资,产业布局等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快速稳步发展。
一、建设高标准的省煤化工质检中心
渑池县矿产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也是三门峡市重要的地方煤化工基地。煤化工产业对全县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渑池县质监局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通过外出考察、市场调查、积极汇报等多方努力和积极运作,使河南省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建设顺利落户渑池。该中心是渑池唯一一家省级检验机构。它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快渑池县委、县政府早日实现全力打造河南省煤化工生产基地的既定目标,为拉长全县煤化工产业链条,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全县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也为促进企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快企业新产品研开发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技术平台;该中心的建立,对渑池扩大招商引资,树立对外形象,吸引高科技人才,引领煤化工高、精、尖技术,实现资源和产品就地转化和多梯次增值,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下一步建设国家级质检中心将奠定扎实的基础。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渑池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局委、乡镇一把手任成员的项目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支持河南省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检测中心项目建设的意见》,在政策、资金、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和倾斜。同时将项目建设列入到年度全县重点建设项目督查督办序列。目前各项筹建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力争10月份挂牌运行。
二、建设三门峡市能源计量监测中心
为了更好地贯彻节约能源的国家基本国策,积极开展节能减排、节能降耗活动,建设节约型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渑池县委县政府结合全县工业企业现状,专门下发了《渑池县2008—2012年度能源计量管理工作的意见》,成立了由政府副县长任组长的全县能源计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围绕能源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节能改造及能源品质检测等方面,切实做好节能减排的有关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申请筹建三门峡市能源计量监测中心并获得批准。中心建成后将依法承担全市的能源计量、能源审计,节能减排及能源消耗有关数据的检测、评价、考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全市能源监测的基础条件,进一步促进全市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淘汰耗能工艺、耗能产品,有效地解决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目标的落实,为政府实施能源管理提供科学决策,而且为服务地方政府与企业发展提供平台,对全市实施节能减排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建成后的三门峡市能源计量监测中心可提供26项、129个参数的监测工作。
在对河南中迈铝业有限公司的能源计量服务中,县质监部门结合企业实际,从企业薄弱环节抓起,加大对生产流程中耗能高、污染大的重点部位、设备及计量器具进行重点监控和时时监控,通过检测和比对,查找原因,发现问题,帮助企业分析和探索节能降耗的好方法、新路子。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2009年上半年,该公司燃煤用量下降了11%,用电量下降了8.4%,生产耗能总量同比下降了9.6%,直接为企业减少经济损失达400余万元。2009年还先后在有关企业及耗能单位开展了能源单位煤质检验与分析、锅炉热利用热效测试等12项能源监测工作,使全县节能减排工作出现良好开端。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开展,该局先后选派人员到山东菏泽的节能监测中心、南阳的能源监测中心进行了实地考察和学习。目前,渑池县人民政府已成立了三门峡市能源计量监测中心项目筹建小组,项目建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有望在年底全面开展工作。
三、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县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关于组织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第二批)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渑池县坚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高度重视,精心准备,依托优势,以循环经济为方向,以集约集群发展为重点,加快工业经济转型步伐,加大投入,大力开展了创建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县工作。初步形成了以煤化工、铝工业等循环产业链为主导的循环经济框架,铝业、煤化工企业相继建成投入生产后,将给渑池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活力,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建设以及节能减排等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不仅对促进全县产业升级、产业合理布局提供良好的工作载体,而且为争取下一步国家产业经济政策的支持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
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一是成立了由渑池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发改委、质监、农业、林业、畜牧、建设、环保、科技、财政、商务、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单位的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印发了《渑池县促进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渑池县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达到的目标、主要任务、时间进度等内容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提供组织、制度上的保障,合力推进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三是2009年县财政投入配套资金30万元,用于此项工作的启动。另外,从2010年县政府将此项工作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足额拨付配套建设资金30万元,为循环经济标准化工作提供资金保障。目前,相关申报材料已经省、市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并按照申报程序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在实施“三驾马车”的同时,渑池质监局还大力开展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打造渑池新名片。
仰韶酒业有限公司作为渑池县重点骨干企业,其产品“仰韶酒”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且拥有先进的生产工艺及特定的地域特色,具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条件,通过积极努力,2008年国家质监总局受理了申报申请,经过专家在对仰韶酒的名称、保护范围、产品质量特色及其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认真审查后一致通过。2009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仰韶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仰韶酒”的成功申报,填补了渑池县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方面的空白,成为渑池县发展地方民营经济的一张名片,全省白酒行业仅此一家。对挖掘、保护和提高“仰韶酒”特色和质量水平,为区域品牌产品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和无限商机。同时,对仰韶酒产业的良性壮大,增加地方收入,带动种植、印刷、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蓬勃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加大了对一些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特性明显的地方农产品重点进行帮扶的力度,2009年又对仰韶小米、仰韶大杏、仰韶柿饼地域特色明显的地方重点农产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目前,仰韶大杏、仰韶小米申报申请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受理,并于2010年7月21日在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公告栏公示,仰韶柿饼也正在按程序逐项进行申报。
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及建设高标准的省级、市级检验机构,提高质量检验监测能力,不断转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引导和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渑池经济发展和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年”、“服务企业年”、“质量提升年”等活动的深入开展。2009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继续保持全省前20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2000多个县(市)的第171位,在中部崛起百强县中居第27位。全年共实施工业重点项目43个,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300亿元,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渑池质监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特别贡献奖”、“集体记功单位”,质监工作多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报告中。(通讯员:宋文华)
宋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