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地区是珠江三角洲主要的仿真饰品生产加工基地,涉及生产企业数百家,从业人员数万人。主要产品包括铜首饰、不锈钢首饰、合金首饰、铝首饰、玻璃首饰、塑料首饰等,其产品不但受国内消费者的欢迎,还远销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自2011年始,仿真饰品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列入法定检验目录。2011年~2012年间,番禺地区共计出口仿真饰品1533批、货值2351万美元,其中2012年与2011年相比,批次、货值分别增长2%和54%,是为数不多的出口增长商品。困扰多年的有害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未再重现,没有出现一起通报召回或退货的案例。
从几元钱的地摊首饰,到几百元的商场专卖,从造型奇特的仿金银饰品到颜色鲜艳的仿宝石、仿真珍珠等,都不乏仿真饰品的身影,用极小的代价满足了女人爱美的天性,不经意间显现出独特的个性。可这美丽的产品也可能隐含毒害。为了达到更加耀眼炫目、色彩迷人的效果,一些投机制造商会使用铅、镉、镍、汞、砷等有害成分超标的原材料,忽视产品的内在“美丽”,人佩戴后出现过敏、中毒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还可导致恶性病变,引发哮喘、皮肤癌等恶性疾病。致使中国出口仿真饰品累遭通报召回或退货,严重伤害“中国制造”的声誉。
仿真饰品列入法检目录后,广东番禺检验检疫局主管领导和监管人员一起,深入主要生产加工企业,了解生产加工工艺水平、质量管理过程、原料采购渠道、设备管理、人员素质、检验能力、主要产品销售市场等信息,逐一建立企业档案,组织多次检企政策研讨会。定期走访番禺珠宝协会、番禺厂商会等行业组织,参加这些组织的活动,宣讲相关政策法规及技术标准要求。
另外,引导生产企业进行适用监管要求的内部技术改造,完善质量管理系统建设。与当地政府、行业协会一起努力,鼓励企业相互学习借鉴,充分发挥区内传统珠宝加工技术、人员素质和装备能力等优势,共享彼此多年心得,引导生产加工企业顺势而为,尽快完成内部能力整合与提升。深入生产现场,指导企业以法定监管要求为标准,将原珠宝生产线实施改造,设置关键工序控制点,提升检测能力,实现了生产和质量控制方式的快速转型。监管人员还将国外技术法规要求和客户质量标准直接传达给生产企业,转化成企业质量管理要求,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日常监管过程中,结合分类管理情况,针对不同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水平,实施“三核查、一验证”的检验模式。“一查”生产原辅料采购渠道、有害成分控制;“二查”过程工艺制度落实、重要质量数据的监控、过程添加物及污染控制;“三查”产品检验制度执行及质量记录等情况。“一验证”是指随附产品抽查质量报告与申报出口产品货物名称、规格款式、出口国别/地区等的符合性验证。出现任何不符合,立即组织相关责任人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纠正措施,监督落实,验证其有效性,确保不合格因素得到彻底纠正。通过对区内仿真饰品出口进行有效监管,保证了出口仿真饰品的质量,使美丽产品的“内心”更加美丽。 (肖 慧)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