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 钧 曾志峰
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的天马微电子项目自2011年落户厦门之后,在厦门检验检疫局的支持下,秉承“航天”精神,创造了一年半实现竣工投产的“天马速度”。
检验检疫人员在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指导
2011年5月18日,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在厦门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园区破土动工。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人民币,是国内第一条、全球第二条第5.5代低温多晶硅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生产线。比起目前常见的非晶硅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其产品具有更高分辨率、更低耗能并实现驱动集成,多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仪器仪表等中高端市场。
高端产品源自高端的生产线。在厦门天马的生产线上,不乏价格昂贵的“特殊精密设备”。其中,仅单价过亿的曝光机就有12台,总价值13亿元人民币。这些身价不菲的仪器格外“娇生惯养”,进口全程由德国原产奔驰减震车运输,震动系数要小于2g,温度要在23±2摄式度之内,湿度要在36%±3%之内,为避免路面起伏过大还要提前谋划物流线路。厦门天马物流部经理周泽起身在桌上轻轻拍了一下:“就这种震动,已经足以让这一亿元打水漂!”
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同时又不耽误企业开工,厦门检验检疫局向企业建议,将7748台进口设备“打包”进行项目管理,于进口前一次性向大嶝办事处办理备案,从而实现集中检疫、快速验放、绿色通道等一系列优惠措施。
2012年,该公司共进口了12台曝光机,厦门局工作人员提出“全程服务”理念,强化源头管理防患于未然,加大装运前预检验力度,在保a证设备检验合格的基础上为企业节省巨额物流成本。同时,针对核心仪器运输的“精细化”要求,厦门局采取“项目报备、分批报检、直通放行、分类检验、验证管理”等模式,最大程度缩短货物在码头和工地滞留时间,允许企业直接将设备从码头运入无尘车间,再上门施检,实现检验检疫与工程进度的无缝对接。天马的员工时常可以看到,进口设备还未到,检验检疫局的专家已经在天马厂区前严阵以待了。
“做天马这个项目我们确实碰到了很多之前没有遇见过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采用‘特事特办’的原则尽量帮助企业解决的。”厦门局大嶝办事处主任张家驹举了个例子,比如进口精密设备使用的专业减震牵引挂车车板(下称车板),如果按照进口汽车进口的相关规定,都需要办理CCC认证。但考虑到车板并非厦门天马设备,并且将在设备安装完成后6个月内复运出境,大嶝办为企业办理可免CCC业务。截至目前共办理了6批、50辆车板,为企业高精密设备的快速通关奠定基础。
“检验检疫人员不仅服务周到、体贴,而且工作一丝不苟,严格帮我们把住了进口设备质量关。”周泽回忆道,2012年10月,厦门天马公司从韩国进口一套价值1.6万美元的自动物料搬运系统,该批货物用木箱包装,塑料薄膜包裹,由框架柜装运。受台风影响,设备在运输途中耽搁了一段时间。设备运抵后,检验检疫人员在开箱查验中发现,其中一台上下提升机由于塑料薄膜包裹不严,设备内部有水渍,一些零部件表面生锈。“这套设备不能投入使用!”检验检疫人员当即指出,由于设备将在无尘室中使用,生锈部分可能使无尘室环境和产品受到污染。经现场勘查和分析后,检验检疫人员发现,设备生锈系因货物包装不良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水湿而引起的,他们及时为企业出具了“残损检验证书”,帮助企业顺利与供方达成退换货协议,为企业挽回了经济损失。
在厦门局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天马项目进展顺利。从2012年7月20日首批进口设备到岸至12月底,短短4个月时间共完成检验检疫进口设备280批、209套、货值4.11亿美元。由于实行项目管理,分批备案,尝试采用“多点核销”的方式,平均缩短企业报检时间近三分之一,共为企业节省相关检验检疫费用达30万元人民币。目前该项目一期设备已经全部到位并试投产,预计今年4月一期正式投产,届时将推动整个厦门光电产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