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催跨越
——河北检验检疫局科技创新纪实
本报通讯员 董秉坤 记者 米彦奇
河北检验检疫局的工作积极主动,措施得力。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推动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
河北检验检疫局科技有特色,技术有水平,发展有实力。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
河北检验检疫局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质检之路、加快科技创新、加快高端人才培养的实践和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杨刚
河北检验检疫局要把“数字化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的研发工作作为“科技质检”的重要内容,在抓好运行、总结的同时,要在全国推广应用。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前中)希望河北检验检疫局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作出应有贡献
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左一)对河北检验检疫局科技发展实力给予充分肯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河北检验检疫局局长贺水山在局长办公会集中学习“十八大”报告中,结合河北检验检疫工作重点强调:谁在关键科技领域取得突破,谁就能占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要推动有中国特色的质检工作体系建设,实现检验检疫跨越式发展,必须坚定科学发展理念,在提升实力、增强活力、打造检验检疫核心竞争力上谋创新。
河北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依靠技术储备先后破解了欧美日等为进口食品设置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2012年河北检验检疫局申报290项科技攻关和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项目,同比增加166%。其中,代表国家水平的质检公益性项目和国家食品标准的制定各1项。其数量之多,在河北检验检疫的发展历史上实属罕见。
怎样才能加快完成科研制标项目?怎样才能尽快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河北局在加紧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加快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抢占科技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同时,针对项目多、要求高,且高级科研人才匮乏等的实际,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大胆创新科研模式,闯出了一条“内引外联,集成创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科技创新之路。
2012年5月11日,河北局与吉林、浙江和宁波检验检疫局签署了“检验检疫“科技质检”建设合作协议备忘录”。该备忘录明确规定,4局47名技术专家可以相互聘用,技术、信息可以共享。借助这一优势,河北局在食品安全及大宗战略资源等领域,开展了关键的、共性的基础类、公益类、重大战略产品类科研、标准项目的合作立项和联合攻关。目前,河北局已完成科研及制标38项,新增国家科技专利2项。据河北局科技处处长陈柏柱介绍,“苏门答腊绳蚋鉴定方法”和“海神蠛蠓鉴定方法”两标准填补了国境卫生检疫行业空白;承担的国家级水平的质检公益性项目和国家食品安全强制性标准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关键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设在秦皇岛检验检疫局的“国家农药兽药残留检测重点实验室”集成多项自主创新检验技术,开发了农药残留高通量样品制备技术,可一次从复杂基质中提取500种残留农药,研发了按时段分组检测的新程序,建立了1000多种农兽药残留分析参数,构建了农药多残留快速检测的技术平台,实现了水果、蔬菜、粮谷、蜂蜜、果汁、果酒、茶叶、饮用水、中草药、食用菌、鱼虾、牛奶奶粉和动物组织中的千余种农兽药及相关化合物的快速定量测定。
“创新科研模式,实施科技攻关,河北局实现初战告捷。”主管科技工作的副局长冯勇难掩喜悦之情,去年,通过实施“10大重点科技专项突破、5大科技创新工程、5项重大科技行动”,“十二五”后3年,河北局科研制标创新水平将进入沿海强局之列,科技综合实力将迈进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前列。
科技整体水平取决于力量最薄弱的“短板”长度。多年来,河北检验检疫科技工作始终是河北局、秦皇岛局“两极”强。要破解这一难题,实现均衡发展,必须全力打造唐山国检科技发展新高地。
唐山地处渤海湾,是国家发展战略和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尤其是曹妃甸新区,不仅仅是河北省1号工程,更是我国在建的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重要增长极却成了河北检验检疫科技的“塌陷地”。
2012年春节刚过,贺水山局长带领班子成员全面考察了唐山、曹妃甸和京唐港检验检疫部门,经认真调研,反复论证,提出:高标准整合、布局科技资源,加快打造唐山国检科技发展“新高地”,形成省局、秦皇岛局、唐山国检科技“三足鼎立”之势,让科技“塌陷地”快速崛起为“新高地”。
政策支持——唐山辖区检验检疫机构可全部利用河北局科技信息资源,项目申报、信息服务、学术交流等与河北局实时共享。“十二五”期间,河北检验检疫系统规划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15个,唐山辖区超过5个。
人才支持——河北局将科技专家充实到唐山辖区,鼓励三地检验检疫机构借助国内外两个市场、众多联盟及合作平台,加快借助、引进和培养自己的高端优秀科技人才。
项目倾斜——在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保证,在科研立项中重点扶持。2012年,唐山辖区的科研立项项目超过河北检验检疫系统总量的三分之一。
“打造唐山国检科技新高地,为唐山国检科技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唐山检验检疫局局长刘文欣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该局“原子荧光检测法测定陶瓷铅镉溶出量”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唐山日用陶瓷产业格局发展路径探析》等3篇论文已被国家著名期刊登载。曹妃甸办事处科研立项是2011年的2.5倍,原油取样器支架、选矿用淌筛等设备研发已取得实质性突破。京唐港办事处完成了炭黑油、煤焦油等液体化工产品检测项目研究,开发了煤炭透光率等6个检测项目,主持或参与科研制标7项,在《中国化工贸易》等核心刊物发表科研论文多篇。
质量、效率、服务是检测能力的本质体现。实验室发展必须坚持面向当地进出口主要产品,面向当地主导产业,走特色实验室发展之路,走市场化发展之路。
美国FDA官员与河北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实现了定期交流和技术合作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自行车产品原材料,比重小、产品轻,比重不到钢的四分之一,但韧性较差……”河北邢台检验检疫局自行车检测中心会议室内,一场检企技术交流会正在热烈进行。
“这样的交流会我们经常召开。”该中心主任商建宵说,积极发挥紧贴企业的优势,中心坚持“双纬度”发展——“服务把关,服务产业”。2012年,中心检测出口自行车及零配件2亿多美元,同比增长两成以上。协助接待省、市项目建设观摩团15次,接待商务投资考察团30多个。该中心通过开展原材料检测、产品定型、产品研发等技术支撑活动,有力促进了邢台自行车产业持续升级,碳纤维曲柄链轮等一批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不断涌现。“好孩子”集团执行总裁王海烨考察了检测中心后,决定在平乡投资15亿元建设“好孩子”北方工业园;森夏、凤凰、大行等多家国内外知名儿童用品和自行车企业落户邢台。时任邢台市委书记姜德果曾专程到中心调研,称赞“邢台检验检疫局自行车检测中心建在产区很有必要,对促进平乡县及周边的自行车产业升级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围绕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向当地主要进出口产品,面向当地主导产业兴起的、全新的多方融资、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特色实验室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紧张进行中。曹妃甸进口木材、秦皇岛媒介生物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正在加快筹建;石家庄化工品国家检测重点实验室、石家庄外来有害生物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盐山管道材料、邯郸紧固件、保定手动起重机械、唐山板栗、安国中药材等一大批在特色产业集聚区筹建的区域性中心实验室也在紧锣密鼓地加紧推进中。通过“检企联合”,在滦平华都、宽城神栗等出口企业建成的特色实验室,已成为河北局的一大亮点。
预计,到“十二五”末,河北局规划的以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20个区域特色中心实验室为骨干、20个常规检测实验室为基础的一体化格局有望提前建成。
市场化,联盟先行。8月24日,由河北检验检疫局组织发起成立的国家煤炭检测实验室联盟在秦皇岛诞生。这是继河北省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联盟、国家陶瓷检测实验室联盟之后,河北局推动并搭建的第三个战略联盟。“联盟是检验检疫实验室创建国际一流检测技术机构的重要平台。它不仅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更能迅速聚集全国有关检测力量和智慧,解决技术难题。”中煤集团秦皇岛分公司总经理张绍平对国家煤炭检测实验室联盟给予高度评价。
“科技支撑,一靠实验室,二靠信息化。”贺水山局长认为,身处数字时代,就要以科学实用为原则,谋创新、求突破,破解信息化建设难题,将信息化建设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战斗力、凝聚力。
繁忙的曹妃甸矿石码头
“从报检到领取货物通关单,以前最少要跑两三趟,现在一趟搞定,真是太快了!”在河北局报检大厅,一位前来领取通关单的报检员难掩兴奋之情,自从有了CIS(河北检企信息服务平台),只需动动手指,就能实时掌握自己的货物流向、货物检验检疫和货物通关情况,免去了数次奔波之劳、问询之苦,“CIS让我省心、省时、省力、省钱。”
“CIS有四大创新,不仅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还为河北局构建‘数字检验检疫,智慧检验检疫’开了一个好头。”该项目研发主持人冯勇副局长介绍说,CIS是河北局自主研发的检验检疫行业内首个集语音、网站、邮件、短信等众多信息交互渠道为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它首次引入了互动式语音应答(IVR)技术,可以手机短信或邮件方式,自动向企业和检验检疫人员推送通知通告、业务流程等信息。CIS既确保了核心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又避免了系统运行对核心业务数据库的性能影响。
到12月16日,短短10个月,河北省大多进出口法检商品的企业已在平台上注册,网站访问总量突破4万次,日均超过130次;向企业主动发送服务短信1万多条、发送邮件近万封。
“数字化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是河北局信息化建设的另一篇大文章。“该平台的构架顶层为国家质检总局实验室管理部门,借助信息化手段和现代通讯技术,通过汇聚全国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挖掘,可为质检总局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信息化处李旭峰说,该平台具备独立于业务流程的智能化查询统计功能和分析模块,可按实验室相关工作的关键信息组合查询并形成统计报告,可满足质检总局和各直属局相关管理要求;可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现对进出口商品质量、进出境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发展趋势的风险分析和风险研判,为质检总局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有关研发工作引起了质检总局领导的高度关注。12月26日,质检总局副局长孙大伟专门听取了课题组工作汇报。
融信息化于检验检疫业务,河北局信息化工作驶入了“高速路”。2012年河北局承担了8个开发项目,有2项获质检总局立项。
科技实力提升的背后,是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人尽其才,是河北局党组始终秉持的用人理念。”贺水山局长说,打造挖掘和发挥人才潜能的“硬环境”,营造尊重、爱护人才的“软环境”,在“挖掘人才,容纳人才,培养人才”上下功夫,是河北检验检疫科技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秦皇岛局技术中心科研人员为破解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扩大食品、农产品出口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拘一格用人才。勾金玉,主持“粮谷和饲料中多种真菌毒素残留同时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方法在衡水地区出口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残留控制的应用研究”课题;吴楠,作为主研人参与“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烟煤的水分与挥发分”课题;李桂强,参与开发“曹妃甸油品鉴定管理系统”……
打开《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2012年度科研自主立项计划项目汇总表》,一批“80后”专业人才已成为河北检验检疫科技的重要力量。新组建的河北局“第三届科学技术委员会”29名委员及11个专业技术组108名成员中,“80后”超过35%。
打造河北局科技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河北局“电子图书馆”实现了随时随地通过内部网络方便、快速查询学术期刊及博硕士论文。
对标东南沿海强局强人才。与上海检验检疫局签署的“关于加强人才交流合作,促进检验检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合作备忘录”,促成了河北局2批20多名检验检疫人员在上海进境集装箱检验检疫现场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2012年,河北局组织300多人次赴浙江、上海、广东等地交流学习。
科研制标知识视频培训、“以检代培”、“以研带培、以研带训”、实验室能力提升培训班和大型检测仪器使用培训班……350多名科技人员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
“王建昌博士提出的实验室检测方案,为迅速查明进境种猪突发死亡原因、妥善处置发挥了重要作用。”谈起去年初河北衡水进境种猪突发事件,时任河北局动检处副处长王春良印象深刻。河北局技术中心王建昌博士刚过而立之年,但他出众的表现,广博的专业,严谨的科学态度,是迅速破解种猪死亡之谜,赢得质检总局专家组高度好评的关键。
12月14日,曹彦忠作为全国质检系统、河北省唯一获提名人参加了中国科协“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选,并获得提名奖。
迄今,河北局拥有国家工程院院士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2人,担任国家、质检总局和河北省各类技术专家37名、80多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质检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2人,研究员7名、高级工程师62名。河北检验检疫专业技术队伍正呈几何级数快速扩张。
河北局内引外联,以人才确定项目,以项目培养人才,实现科学发展的脉络,清晰而又坚实。
紧贴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融入企业转型升级大潮,是河北局科技创新服务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不二法宝。
曹妃甸矿石自动采制样机械手的投入使用,提高了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以前,我们卫生陶瓷的个别项目抗裂性不符合国外标准,是检验检疫的‘四化’活动帮助我们彻底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2012年我公司仅卫生陶瓷一项出口货值就达1.08亿美元。”惠达陶瓷老总王彦庆所说的“四化”就是河北局开展的“检验检疫科技助企业发展活动”的一个缩影。
2012年,全球经济回稳滞缓、国外市场需求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趋严重,特别是俄罗斯、墨西哥、阿根廷、越南、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陶瓷业频发反倾销调查,河北陶瓷出口遭遇阵阵“寒流”。
对此,河北局在认真分析了陶瓷产业比较优势、发展优势和发展瓶颈外,引导企业开展了“产品高端化、经营品牌化、监管服务化、市场多元化”活动,指导并协助企业加大骨质瓷、新骨瓷等高档产品研发。唐山局协助唐山惠达陶瓷成功开发出“纳米自洁釉”;邯郸检验检疫局与裕行陶瓷公司共同研发的介于白瓷与骨质瓷之间的新骨瓷和高档骨质瓷系列产品,薄如纸、白如玉、晶莹透亮无铅镉,有效地破解了陶瓷出口难题。2012年,河北陶瓷出口“热浪”滚滚,出口创汇突破5亿美元,同比增幅近两成,产品畅销欧美、亚洲、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惠达、红玫瑰、隆达、隆昌、鼎鸿、海格雷、金方圆等众多自主品牌享誉国际。
“正在紧张研究中的‘出口蔬菜常用农药安全间隔期研究’已绘制出19种常用农药在蔬菜中的残留消解‘曲线图’。我们将这一阶段性成果,成功运用到蔬菜生产中,指导全省54家保鲜蔬菜加工企业科学使用农药,取得良好效果。”河北局植检处翟军法科长说,上述54家企业生产的6.9万吨货值4586万美元的甘蓝、大白菜等可减少用药、免去检测,采摘完毕即时出口,企业为此减少开支150万元。
廊坊检验检疫局开发的“出口手机ERP数据采集监管系统”,通过监控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实现了产品“即产即检”,适应了富士康廊坊公司出口手机批次多、交货周期短的特点。2012年,该公司出口手机1873批、273万台、货值2.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8.1%、265%和94.8%。
张家口检验检疫局提出的“黄板黏杀、太阳能杀虫灯和性诱剂”三位一体虫害物理防治技术,使2012年“坝上蔬菜”出口同比增长60%以上。
承德检验检疫局“帮扶一个企业,带动了一个产业”他们协助企业突破了生产工艺设计、产品中心温度控制等关键技术。2012年对日出口鸡肉及鸡产品1372.3吨、货值737.67万美元,出口肉鸡系列产品8000吨。此举不仅为环京津贫困县滦平县摘掉了“出口空白县”帽子,更使上万从业人员的年收入由过去不足6000元增加到3万多元。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化,河北局将按照十八大精神,实施科技帮扶,把惠“民生”、解“民困”、疏“民怨”放到重要位置,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科学发展的好处。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