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茜 李海燕
在繁忙的深圳湾口岸,有这样一群特殊的旅客,他们年纪小小,却早出晚归;他们纤弱的双肩,却背着沉重的行囊;他们就是“深港走读学童”。他们小的三四岁,大的仅有十几岁,每日在特定时段进出关口,乘搭校车往返于深圳住所与香港的学校之间,已成为深港两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无障碍通关是每一位孩子和家长的心愿
检验检疫人员对走读学童实行体温监测
每周一至周五早晨七八点,学童们从四面八方赶到深圳湾口岸出境,繁忙的旅检出境大厅一下子就变得更热闹了。如何保障孩子们出入境安全?如何让走读学童过关更加快捷?如何确保通关措施更加人性化?这些都成了学校、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
为此,深圳湾检验检疫局从安全监管、有效监管、快速通关的角度出发,做出了一系列部署,全方位、多角度制定措施,推出了“五心”服务,切实为保障走读学童的安全、快速通关提供便利。
深圳湾局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港方学校、运输公司等相关单位的联系,采用指定联系人、设立联系电话、定期座谈、安全知识宣讲等方式,详细掌握每天学童过关的时间、人数、车辆等具体事宜。在每天早晨7点30分和下午3点30分这两个学童出入境高峰时段加派人手,增加手持式测温仪器设备,提前做好跨境学童体温监测安排,全方位保障跨境学童安全快速通关。
在猩红热、手足口病等儿童多发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实行跨境学童“监护人口头申报”制度,要求护送学童过关的保育员、老师主动申报学童的人数和健康状况,做到排查有据。在疫情状态下,深圳湾局还提供互联网、手机客户端、手机短信、自助语音及纸质申报5种方式,为跨境学童的家长、保育员及老师提供多种方便快捷的申报方式,使老师更省心,家长更放心。
跨境学童具有过关时间相对固定、过关频率高、数量密集等特点。在学童出入境高峰时段,需要对多名学童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医学排查。为此,深圳湾局科学设计了工作流程,实现检疫流程电子化,从信息登记、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到采样送样、病例处置的整个流程,证件一刷,鼠标一点即可全部完成信息录入,工作提速3倍以上,大大提高了检疫通关效率。
在某些情况下,部分接受过医学排查的学童在短期内被第二次请进排查室的可能性比较大。工作人员对每个学童在接受流行病学调查前都仔细进行姓名、年龄、症状等关键信息的核对,可有效避免重复排查、采样而造成的时间和资源浪费,减少了其他健康儿童团队通关时间。如果遇到学童三天内症状不同的情况,慎重考虑其疾病有无进展,进一步调查有无存在传染病的可能,及时通知学校、家长采取相关措施,避免疾病在学童中的扩散,有效地保证学童们的身体健康。
启用“学童专用通道”
深圳湾局划定出学童过境的“防干扰安全检疫空间”,引导学童有序过关
跨境学童有数量多、年纪小、自制力不强、管理难度大等特点,对此,深圳湾局从细处着眼,在口岸启用了“学童专用通道”,划定出学童过境的“防干扰安全检疫空间”,引导学童有序过关,有效防止因孩童与成人共用通道而造成的学童走失、跌倒、踩踏等安全隐患。对于需要进行医学排查的学童,指派工作人员实行一对一的引导服务,及时知会学童的保姆、老师,避免学童因不熟悉环境而造成的意外伤害。
同时,深圳湾局采用制作防控知识宣传栏、派发防控知识宣传单、在LED显示屏及查询机上滚动播放疫情防范小知识等多种形式,提高走读学童及其监护人对疫情疫病的认知度和防范能力,引导学童和家长注意通关安全,加强防范,切实保障学童的通关安全。
学童们在排查室内究竟做了哪些检查?有必要做这些检查吗?这些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为减轻家长对传染病排查的疑虑,实现科学排查,深圳湾局推行了传染病排查“量身定制”制度,即:与实验室沟通,针对近期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及时更新实验室检测项目;在排查工作现场针对学童的不同临床症状选用适宜的采样方法和检测项目,科学开展传染病排查。对于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猩红热等,在其流行季节实施重点检测,重点排查。这一举措,有的放矢,切实保证了检疫排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检出率,也减轻了家长对检疫排查的抵抗心理,保证了学童的身体健康。
跨境学童年纪较小,心理承受力较弱,在陌生环境易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哭闹抗拒,令随行的家长心疼不已。为此,深圳湾局特地选用在测温岗经验丰富,富有亲和力的专业人员,于学童过关的高峰时期,对那些有发热、皮疹、精神萎靡等传染病相关症状的学童,有针对性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医学检查。现场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小朋友的心理特点,利用亲切的交谈,友好的态度,温和的眼神,适度的鼓励,制造出轻松、友好的氛围。同时,在排查室放置一些小朋友喜爱的卡通造型宣传册、小扇子等,转移小朋友的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这些亲民举措,极大地安抚了小朋友的情绪,引导他们主动配合检疫工作,让家长满意,小朋友们舒心。
与此同时,深圳湾边检及海关与检疫部门也开辟了跨境学童专用通道,安排专门人员负责疏导通关客流,将学童与其他旅客分离通关,以确保学童安全过境;深圳湾边检还人性化地将验证台高度下降50厘米,以解决学童身高不足不便于人证对照、接还证件等问题;在学童通关高峰期加开两条客运大巴通道,以加快跨境校巴通关速度,避免过境学童在口岸长时间滞留等候;在深圳湾口岸设置专用停车位,这些上下车区域都设于口岸近端的行人通道,方便跨境学童进出口岸,停车区域利用活动标识牌引导校车进入,其他车辆禁止驶入,确保学童上下车地点与社会车辆分离,从而保证安全。
深港走读学童承载着深港两地的美好希望,让这些小小学童在过关时能够少一点辛苦,多一份安全,成为深圳湾检验检疫人的共同希望。
我是小小走读郎
保健中心口岸工作部医护人员为走读学童进行医学检查。
我叫朗朗,今年五岁啦。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我就需要离开暖暖的被窝,穿上可爱的小鸭子颜色的校服,在保姆王阿姨的带领下,和很多小朋友一起,搭上大巴车,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颠簸后到达过关的深圳湾口岸,排队让警察叔叔检查我的小卡片,再搭巴士到达香港的学校。每天过关都需要花一两个小时用来排队,还要和大人一起挤来挤去,很辛苦。
但是最近我发现情况有了变化。到了过关的地方会有警察叔叔把我们领到一个专门的通道上,再也不用担心被挤散啦。而且现在只需要拿小卡片在机器上“嘀”的一下就可以过去了,so easy!而且我觉得那些哥哥姐姐也很厉害,有一次我发烧了,我还不知道呢,只是觉得头有点晕晕的,有一个很亲切的穿着制服的大姐姐过来,拎着一把看起来像小手枪的机器,在我头上“嘀”一下,就发现我发烧了!她还告诉我是看电视看到我发烧的!好神奇!妈妈说幸好发现得早,要不然就要去医院住一段时间啦!
而且最近我发现王阿姨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再不像以前那样一天到晚脸绷得紧紧的、总是隔一段时间就紧张兮兮地拉着我们点人数。有一次我不小心听到王阿姨在和周阿姨聊天,她说我们这样的小朋友越来越受到重视了,深圳湾口岸最近采取了好多便利措施,调动了好多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为我们服务!看来以后我们上学就更方便啦!我忍不住要唱一首歌!“走呀么走读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每天过关口,每天在奔忙!叔叔阿姨来服务呀,提高通关效率真正强!”
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深港两地走读学童专用通道
王阿姨是深港学童的保姆,她每天都要早早起来,护送这帮学童往返于香港学校与深圳家庭之间,风雨无阻。提起通关查验模式的转变,她感触颇深:以往保姆车在口岸停车困难,只能四处打游击,小朋友上下车很危险。过关时和其他旅客挤在一起,看护的压力特别大,特别担心小孩走失。现在好了,深圳湾口岸开设了校车专用停车区,过关时还有专门的学童通道,对小朋友特别照顾,现在还开设了自助通道,小朋友过关安全多了。以前小朋友有个感冒发烧的需要进去检查,人一多,等候的时间就特别长。最近发现他们在电脑上点两下,很快就能搞定,人再多也可以轻松完成检查,而且他们服务态度都挺好,小朋友在里面我们也放心。反正最近过关的时间大大减少了,看护的难度也小了,我们工作舒心多了。
“哎,对呀对呀,我感觉深圳湾过关挺好,安全有保障!”过关的陈女士快人快语:“上次我家宝宝发烧了,学校老师都没发现,过关时被检验检疫的工作人员检查出来了。他们实在是太神了,没有任何接触与阻碍,就准确测出了宝宝的体温,还免费做了检查。幸好他们及时发现了宝宝病情,要不然耽误了时间,后果不堪设想。我就希望他们推出更多的贴心服务,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便利。相信我们的明天会越来越好!”话语中,对检疫人员的感谢之情溢于言表。
延伸阅读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出现了住在深圳、学在香港的跨境学童,当时全深圳仅500人。香港回归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香港与内地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跨境婚姻数量也快速增长,跨境学童出现逐年增多的趋势。
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开始推行“学券制”,香港的教育学制与内地实现接轨,再加上口岸通关条件越来越便捷,两地交通越来越便利,跨境学童的数量急速膨胀。以深圳湾口岸为例,2012年经此通关的跨境校巴由上学年的43班增加至77班,跨境学童的数量也由1700名急剧增长至约3700人,加上年龄较大自行通关的学童,总人数将近4000人,预计未来两年跨境学童的数量还将以20%~30%的速度增加。
为了给每天出入境的学童提供过关方便,深圳检验检疫局在各口岸均采取了便利服务措施,为“深港走读学童”护航。启用“深港跨境学童专用通道”,采取“监护人口头申报制度”,加大医学巡查力度,确保跨境学童快速、安全通关。在口岸现场通过LED显示屏、板报等宣传防控知识,提高走读学童及其监护人对疫情疫病的认知度和防范能力。在皇岗、文锦渡、沙头角3个口岸实施“跨境学童免下车通关”试点工作,实现对跨境学童的快速验放。2012年1月,深港两地还携手启动了深港跨境学童接送车辆管理工作,通过备案制度将跨境学童校车纳入深圳校车统一管理,服务保障措施更进一步。深圳其他各口岸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针听方便这批特殊的“深港走读学童”。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