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出特色 管住风险
——深圳检验检疫局积极探索风险管理模式有成效
□ 张 冲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社会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圳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自觉渗透到日常工作中,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检验检疫风险管理模式,增强了检验检疫工作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有的放矢监测风险
近年来,深圳局上下齐动员,致力于开展进出口产品风险管理工作,出台了《深圳地区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风险分析管理办法》,明确风险分析工作的整体运行架构及对象、方法、程序等。在此基础上,深圳局逐步形成了与产品检验检疫风险相关的人力、技术、资金等保障制度,建立协调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今年2月,《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从行政执法权力规范运行入手,利用两年时间基本建立起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依法清理出行政执法职权1257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1256个。实施《业务工作质量检查管理办法(试行)》,将工作质量检查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
科学分类研判风险
经过多年实践,深圳局目前已确定了各类工业产品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方法,对产品的固有风险、质量数据和风险相关的敏感因子进行风险研判。
今年,深圳局组织专家制定了《2012年深圳地区进出口产品风险管理目录》,涵盖399种出口产品和158种进口产品,明确产品风险等级、管理规则以及重点检测项目,指导一线工作人员实施检验检疫。并通过定期开展后评估工作来动态调整产品风险等级、重点检验项目和抽送检频次,确保风险管理的准确性。同时,根据日常监管情况、实验室检测情况,对进出口服装、出口鞋类、出口木家具、进出口电池灯产品的重点检测项目以及风险等级、抽送检频率进行了调整。
利用自身开发的风险评估分类管理系统,深圳局对进口机电产品分类检验监督管理进行实践,这是该局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在风险系统中建立货物的风险评价准则,建立以进口收货人信用分类和产品风险分级有机结合的进口机电产品分类管理,减少了人为判定产品风险的劳动量。
有机融合严控风险
风险管理的目的并不在管理本身,而是运用风险管理的理念,更好地指导检验检疫业务开展,确保既要“管得住”,又要“管得好”。为此,深圳局加大了创新力度。
深圳局将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两项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以《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为基础,重新设计深圳局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将风险管理流程嵌入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将风险管理原则、术语和定义、框架图引入质量手册。将风险管理的原则和质量管理方法融合,在制定质量方针时考虑风险要求,在业务作业指导书中规定风险管理要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局运用风险管理工具对过程不确定性进行管理,使目标尽可能得到实现。同时,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系统地控制相关过程或活动,将影响质量管理的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因素综合在一起,从而用最少的资源和最低的成本实现管理质量方针和目标,显著提高风险管理工作效能。
深圳局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风险管理内涵与外缘。该局将深圳地区全部类型的进出口企业信息均纳入诚信系统,并不断加强与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国税局等相关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了外贸企业诚信联动机制,共同建设深圳市对外贸易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了跨部门信息互动与共享。此外,该局还利用自身研发的电子监察系统打造开放式的电子监察平台,把廉政风险点纳入到电子监察范围,实现对权力运行各环节的监督和防范作用。
风险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目前,深圳局依然在风险管理的探索之路上奋斗,不断改进风险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努力让具有深圳检验检疫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