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奉献
——上海检验检疫局援助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工作纪事
□ 吴伟亮 段晓倩
援疆工作是党中央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国家质检总局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其中,人才援疆是质检总局支持新疆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今年5月,上海检验检疫局外高桥保税区办事处副主任方斌、检验检疫五科副科长金浩、航交所办事处检验检疫科科长俞林华三人不远万里,怀着满腔热情奔赴祖国的大西北——新疆伊犁,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驰援边疆
还没来得及饱览新疆的大美风景、民俗风情,三名援疆干部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方斌担任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这个头衔沉甸甸地压在肩上,是压力更是动力。他在管好日常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在特殊监管区域方面的管理经验和业务能力,积极为合作中心的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劳心尽力。他参与撰写并提交了《合作中心企业检验检疫备案制度》、《合作中心建设物资分区管理制度》、《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域建设物资关检联合监管工作方案》和《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局口岸查验场站监督管理办法(草案)》等多项工作模式和制度材料,推动和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合作中心检验检疫工作模式。
俞林华“一人两点”,先后在伊犁检验检疫局和霍尔果斯检验检疫局两处工作。在伊犁局,他起草了《伊犁局出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实施方案》、《伊犁局伊宁二类口岸查验作业指导书》,并提出利用CIQ2000系统加强内部流程控制,建立了伊宁二类口岸分级管理查验流程。在霍尔果斯局,他帮助动检科建立工作质量检查制度、空白单证管理规范,制定工作质量检查记录表,提出工作质量检查总结、整改、反馈模式,梳理汇总科室使用的质量管理体系受控文件,有效提升了动检科管理水平。
8月22日,国家质检总局主办的霍尔果斯口岸突发核与辐射暨生物涉恐事件应急处置联合演练取得圆满成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一行亲临现场观摩指导并作出肯定评价。援疆干部金浩就是参与演练的一份子。他与同事们一道,每天在正常上班后,利用早晚时间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一天两头见星星,一练就是两个月。他始终坚守演练岗位,并不顾排练的辛劳为演练方案的制定和改进献计献策。演练一结束,金浩就草拟出《霍尔果斯口岸核生化反恐怖事件应急工作方案》。此外,他主持编制的多份卫生检疫方面的作业指导书,还填补了霍尔果斯局相关工作领域的空白。
不忘重托
援疆工作为沪疆两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东西部检验检疫文化交流和业务学习的平台。上海检验检疫局局长徐金记提出,要充分将上海“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海派文化”与西部“艰苦奋斗、跨越发展”的“边疆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从新疆检验检疫工作的实际出发,从西部口岸业务需求和发展趋势着手,始终把履行援疆任务与服务霍尔果斯口岸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方斌分管检务和检验检疫科两个业务部门。他每天都到科室询问工作情况,发现问题会一直关注,直到最终解决。在开展鼠疫疫情调查期间,金浩每天早出晚归,抓鼠、剖鼠特别辛苦。在出口蔬菜备案基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一定是种植户,还有像俞林华一样的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来自大都市的他,常常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工作,生生被晒成了“关云长”。
援疆工作更是沪疆两局交流的纽带和桥梁。通过援疆工作构筑起的交流学习平台,他们不仅把自己的经验、见闻和当地局的同志们进行交流、分享,同时也用心感受着新疆检验检疫人无私奉献。沪疆两局互通有无,携手共进,先后共有8批次人员分别往返于上海和霍尔果斯之间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业务交流,两地也因此建立起了畅通的信息沟通平台。
尽展风采
初到新疆,头号难题就是饮食习惯不适应。由于职工食堂是清真餐厅,他们闻不惯菜里的羊肉味。每次吃饭,他们不是拿着馍馍,就是端着白米饭就着自备的咸菜解决吃饭问题。办公室的同事想安排厨师单独炒菜,他们却坚持不肯,还诙谐地说:“就让我们减减肥。这么点小事儿,慢慢就习惯了。”方斌出现水土不服症状后,仍坚持上午打点滴下午工作。这种“轻伤不下火线”的精神感动了每位同事,也鼓舞着同伴一起前行。
每到节假日,他们就主动请缨,负责假期安全值班工作。他们说:“在口岸工作的同事们都很辛苦,每周甚至半个月才能回家一次。我们有这个条件帮同事们多值几天班,很值得。”
他们在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援疆工作经历是我们职业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里工作,无论是积累的经验、结交的朋友,还是取得的成绩,都对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我们也将牢记这块战斗过的土地、保存这份人生宝贵的财富。”
“这些援疆干部是上海局派出的一个团结向上的战斗集体。他们克服困难,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为动力,与同事们同甘共苦,开拓进取,作出骄人成绩,展现了上海局援疆干部高水平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养、务实高效的工作开拓能力和令人钦佩的敬业奉献精神。”霍尔果斯局局长易坚深情地说。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