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波 余于勤
在深圳的东北部,有一片宝地,一片深圳市可开发土地面积最大的区域之一。这片东靠惠州大亚湾石化城、南连大鹏半岛、西邻盐田港、北面是龙岗中心城的区域,2009年6月30日,挂牌成立了坪山新区。
作为深圳市“十二五”期间打造的新的区域发展极,深圳市坪山新区将生物产业作为四大主导产业之一。
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项目位于坪山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内,属于深圳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重要配套设施。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建设的目的在于通过服务模式的创新,为已经经过了孵化阶段而开始小规模生产的中小企业,提供助其快速成长对于空间、管理、配套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该项目用地面积1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总投资为6.98亿元。整个加速器园区按照生物医药产业特点,因地制宜布置为医疗器械区、动力辅助区、生物制剂区、综合服务区及实验区5部分。
2005年6月5日由国家发改委认定的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就位于坪山新区东北部,占地面积2.89平方公里,目前剩余可开发面积约2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生物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服务业等领域。
2007年11月27日,在胡锦涛主席和时任法国总统萨科齐的共同见证下,深圳市领导刘应力和法国赛诺菲·安万特集团CEO雷福杰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投资协议,全球最大的流感疫苗生产企业赛诺菲巴斯德流感疫苗项目最终落户深圳市大工业区(即如今的坪山新区)。
赛诺菲-巴斯德在深圳的疫苗生产基地是该企业首次在法国和北美以外进行的疫苗生产工业投资,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最大的外商投资生物制药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第一期投资7亿元人民币。
2008年5月20日,赛诺菲-巴斯德流感疫苗生产项目入园仪式在该项目基地举行,标志着该项目的正式启动。巴斯德公司以“巴氏杀菌法”发明人、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博士名字命名,主要生产A、B型(甲、乙型)H1N1和H3N2等流感疫苗。公司预计年生产用于防护A、B型(甲、乙型)H1NI及H3N2等流感疫苗——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凡尔灵VAXIGRIP 2500万剂,其主要设备和毒株由法国进口,在国内采购优质鸡蛋,通过接种、孵化、灭活、浓缩、纯化、裂解、包装等工序制成流感疫苗成品。
由于疫苗产品生产的特殊性,该公司采取进口设备安装与厂房基建穿插进行的施工方式,以提高基建、安装效率。深圳检验检疫局坪山新区办事处(以下简称坪山办)获悉情况后,迅速成立由进口设备检验业务骨干、国家质检总局机电专家组成员及医学硕士等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主动上门介绍进口成套设备检验检疫监管的有关政策。根据项目的进度安排,为其量身定制了“7×24预约报检-开通绿色通道-即到即报-落地即检-检后回访”的全流程、一站式贴身服务措施,争取最大限度缩短检验周期,保证该公司到货设备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安装、调试。
2009年初,由于墨西哥、美国等20多个国家暴发甲型H1N1流感,世卫组织将该流感警戒等级提升至第五级,为此,巴斯德公司加快坪山流感疫苗项目建设进程。
2009年5月,该公司首批生产设备运抵深圳。深圳检验检疫局坪山办接到企业的预约电话后,马上启动一系列服务措施。受理报检后,安排专项工作小组奔赴企业现场,对该公司进口的5台设备立即进行现场开箱检验,经检验合格后同意企业马上将设备投入安装、调试;同时,专项工作小组帮助该公司及时与深圳检验检疫局签订有关进口成套设备检验监管协议。此后3年里,深圳检验检疫局坪山办共为巴斯德公司提供技术服务10余次,检验进口设备30批,货值近1000万美元。
2010年7月,巴斯德流感疫苗项目一期工程竣工,顺利投入进行试生产。待国家有关部门验收后,2013年将正式投产。
2011年9月,巴斯德公司与坪山新区政府签订“巴斯德流感疫苗项目二期工程”合作协议。
2012年7月,巴斯德流感疫苗项目二期工程开始动工兴建,二期将扩展到年产5000万剂流感疫苗的能力,年产值约2亿欧元。
根据《深圳生物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09-2015年)》对坪山新区的规划定位,在深圳大力发展生物产业过程中,坪山新区要成为集总部、研发、生产、产业配套和生活配套于一体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集聚区,打造国际一流的深圳生物产业承载主体。其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要打造成以生物医疗设备为突出特色、世界重要的生物医疗产业集聚区;世界领先的基因治疗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亚洲最大的疫苗生产中心;中国领先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和药品制剂出口基地。具体目标是:
到2012年,“要素聚集”——形成初具规模的系列产业群,引进或培育若干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实现生物产业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完成综合服务平台硬件及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支撑、检测分析、中试服务、产业化服务等公共平台建设。
到2015年,“裂变扩张”——生物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产业组织体系、政策法规体系、行业管理体系和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培育出1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20家超十亿元企业,30家超亿元企业;开发出至少1个针对重大疾病、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创新药,至少1个跨领域、多系统集成、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新型生物医疗设备产品。
到2020年,“国际化提升”——基本实现聚龙生物城的功能定位,用地范围面积扩展到10平方公里;培育出4家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50家超十亿元企业,100家超亿元企业;开发出3个以上针对重大疾病、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创新药,3个以上跨领域、多系统集成、具有全球专利保护的新型生物医疗设备产品,实现生物产业年销售收入2000亿元。
目前产业基地路网及基础设施已经齐备,产业基地内现有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可容纳近2万人入住的基地配套住房以及占地64.1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公园已于2010年动工建设。为了解决生物产业基地企业生产污水的排放难题,坪山新区已规划建设生物产业基地内的专业污水处理厂。
帮扶举措
2012年7月20日,深圳检验检疫局坪山办会议室里,1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参加坪山办专门为他们举办的“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检验检疫政策宣传贯彻会”。会上,检验检疫专家详细解读了进口成套设备、装运前检验、优惠原产地证书、CCC认证、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等政策法规。
“听了介绍,我们公司在办理相应业务时少走了很多弯路,确实很有用。”
“检验检疫部门这种提前介入、主动服务的工作方式让人感动。”
不少企业对此反响热烈,认为感受到了“来自政府的温暖”。
近年来,深圳检验检疫局坪山办紧密围绕坪山新区发展规划,结合新区产业发展态势,采用调研摸底、提前介入、政策宣传、签订进口成套设备检验协议、开放绿色通道、积极与产业服务部门沟通协调等方式,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助力坪山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
该办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指引,紧密结合新区产业发展态势,将检验检疫工作与地方产业规划有机结合,提出“提前介入、主动服务、一厂一策、一帮到底”的工作思路,与坪山新区经济服务局搭建沟通协作平台,掌握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进驻企业的详细资料,组织专家及业务骨干对每家企业的进口原料、进口设备、CCC认证、出口产品的特性、出口国家等进行详细的调研摸底,对涉及检验检疫的每个环节进行研究分析,为企业扫除了政策“盲点”,使企业在办理每项业务时都心里有数,避免走弯路,真正实现了检政企“三赢”局面。
坪山办这种全力帮扶企业的做法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也得到了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和坪山新区管委会主任冯现学分别作出批示,高度肯定该办在服务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筑巢引凤,朝阳腾飞。在检验检疫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快速发展,入驻企业不断增多,产业集群效应开始显现,一座生物产业新城已然成形。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