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口岸查验战线不断拉长
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日趋完善
■吴建波 胡姚斌 朱向阳
作为江苏省两大重点港口之一,近年来,太仓港呈现出超常规发展态势,已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大宗资源性产品集散港和长江沿线最大的集装箱中转港,并快速迈向江苏外贸第一大港。随着太仓口岸查验战线不断拉长,口岸检验检疫业务不断增加,检疫风险不断加大,建设科学、安全、有效的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迫在眉睫。
2012年3月,江苏检验检疫局发布了《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建设方案》,太仓检验检疫局按照江苏局“建设现代化强局,再创第一流业绩”的总体目标,着力推进太仓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工程,不断加强太仓口岸业务综合能力建设,提升把关成效。
为将太仓口岸打造成“机制健全、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系统领先”的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区,太仓局在制定实施方案、提升自身动植物检验检疫核心能力和把关服务水平的同时,积极争取到江苏局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太仓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太仓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市长陆燕担任组长,成员部门涉及14家政府部门和口岸相关单位,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支撑。
这样一组数据是太仓局交出的工作成绩单:今年前10个月,太仓口岸共截获进境有害生物522种,8190种次,同比分别增长20%和11%;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23种,516种次,种次数同比增长58%;检出全国首次截获有害生物12种,创历年最好成绩;在船舶检疫中封存来自9个动物疫区国家/地区的动物产品374批850种次,发现二类寄生虫病原异尖线虫9批次。江苏局8次发布太仓重大疫情的警示通报。
典型案例一
木材检疫再立新功——在进口集装箱装运名贵木材中截获52种有害生物
案例回顾:2012年5月31日,太仓局检验检疫人员在一批进口名贵木材中截获52种有害生物,其中15种为重要钻蛀类林木害虫,4种为检疫性有害生物,该重大疫情在进口木材检疫工作中较为罕见。
案例评析:该批以集装箱方式进口的鸟足紫檀属于豆科紫檀属,红木类名贵木材,一般需几十年至上百年才能成材,木材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狭,质地软,易遭有害生物侵染危害,在漫长的成材过程中边材往往感染多种有害生物。这些木材大多从原始大森林砍伐后经过粗加工就直接装入集装箱,实施简单的除害处理后运至进口国。若出口国家的除害处理能力相对薄弱,则无法完全杀灭有害生物,在长途运输中因集装箱箱内环境适宜,有害生物容易大量繁殖,导致外来生物入侵风险大大增加。
太仓局高度重视来自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木材特别是名贵木材的检疫,不因量少而忽视其风险,加大查验力度,截获了重大疫情,对国内各相关口岸的业务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典型案例二
集中查验凸显成效——在来自台湾的集装箱内连续检出有害生物
案例回顾:2012年6月25日,太仓局口岸集中查验中心检验检疫人员在来自台湾的集装箱中截获近500头蜗牛及澳洲大蠊、蟋蟀科、仓花蝽等大量其他有害生物;2012年7月3日,太仓局口岸集中查验中心检验检疫人员再次在来自台湾的集装箱中截获近百头蜗牛及蟋蟀科、马陆、重足纲等其他有害生物;2012年7月12日,太仓局检验检疫人员在来自台湾的集装箱中截获数十头蜗牛及其他有害生物。
案例评析:该三批集装箱及其货物均为同一发货人,且均携带大量蜗牛及有害生物,在口岸查验时较为罕见,目前蜗牛已送江苏局植检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为防止疫情扩散,检验检疫人员监督检疫除害处理单位对上述几批次的集装箱箱体及内部进行了彻底的检疫除害处理,对可能污染的区域实施了防疫消毒。
典型案例三
木材检疫的新发现——全国首次截获林木病害松木层孔菌
案例回顾:2012年2月27日,太仓局检疫人员对一批来自加拿大的集装箱板材实施检疫查验时,发现其中一根板材横截面呈蜂窝不规则状,上呈白色腐朽症状,以为林木病害。样品经江苏局动植食中心植检实验室病理鉴定,确认为松木层孔菌,中国检科院确认为全国首次截获,这是太仓口岸进口木材史上的第一个全国首次截获的林木病害。
案例评析:口岸林木病害检疫也是进一步完善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托江苏局植检实验室的科研力量,太仓局率先开展林木病害的检疫工作,多次组织培训学习,增强检疫工作人员的职业敏感性,提高木材病害的检疫工作能力。本次截获的松木层孔菌是刺革菌科、木层孔菌属的一种真菌。该真菌是针叶林里红松、落叶松、云杉最主要的、危害最大的松木腐朽菌,是针叶林的大敌。该林木病害虽不是检疫性病害,但却是太仓口岸进口木材史上的第一个全国首次截获的林木病害,是太仓局木材检疫工作的一大突破,江苏局向全省系统发布警示通报,国内各口岸同样关注,林木病害检疫工作也开始被重视。
典型案例四
面对风险快速反应——在进境集装箱内截获野生鸟类
案例回顾:2012年2月14日,太仓局检验检疫人员在对来自德国汉堡的进境集装箱实施检疫查验时,在集装箱内发现一只野生鸟类尸体,太仓局按照江苏局指示启动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在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后对该野生鸟类尸体进行取样,并专门送至江苏局动检实验室进行禽流感病毒检测。经江苏局动检实验室紧急检测,该野生鸟类尸体禽流感病毒检测呈阴性,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终止。对此次妥善处置野生鸟类尸体重大疫情,江苏局动植处专门在全省范围内发布了警示通报。
案例分析:德国属于野生候鸟禽流感疫区,而禽流感属于进境动物一类传染病,来自汉堡的进境集装箱内发现的野生鸟类尸体具有较大的疫情风险。太仓局按照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的相关要求,在江苏局指示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后进行取样,并专门送指定实验室检测。取样结束后,检验检疫人员监督检疫除害处理单位对该集装箱箱体及内部进行了彻底的检疫除害处理,对可能污染的区域实施了防疫消毒,避免疫情扩散。
相关链接
2012年11月6日,太仓检验检疫局以118分的高分在全省系统率先通过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区建设现场考核验收。成为江苏省首家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区。
在太仓局局长顾忠盈、副局长肖力的陪同下,考核组现场考察了太仓港进口木材除害处理区、口岸集中查验中心、大型废纸监管储存区、太仓局口岸检疫处理药品药械储备中心、检疫实验室、业务监管指挥中心等口岸检验检疫工作现场,结合工作台账和检验检疫单证资料等核查,从整体规划、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工作质量、工作成效等五方面对太仓局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
专家组一致认为,太仓局搭建完善的“432”立体化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特色鲜明,得到了地方政府、太仓局党组以及相关职能科室的“三级重视”,夯实了基础设施,强化了技术支撑,优化了工作机制,口岸综合能力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区筑起了国门安全的铜墙铁壁。
延伸阅读
结合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样板区建设,太仓局采取“主动建议、及时介入、多方协调、全程跟进、巩固完善”的五步方略,搭建起了完善的“432”立体化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
一是建成完善四大功能载体,夯实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御基础设施。太仓港进境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已成为目前国内乃至国际上规模最大、技术最优、效益最好的木材除害处理区,有效地防范了国外林木虫害的传入,在国际上发挥了技术示范作用,促进了进口木材业务的健康快速发展;太仓港集中查验中心规划科学、设施先进,检疫查验平台、检疫处理场地、无害化处理设施、疫情疫病监测设备等功能完善、流程合理,有效体现了“硬件设施的集成化、技术手段的智能化、人员队伍和工作机制的专业化”三大特点,在全国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面积10万平方米的大型废纸监管储存区,配套有检验检疫监管楼、专用查验场地、外来有害生物联合监测点等配套设施,设有30个林木害虫、仓储害虫、红火蚁等动植检有害生物监测布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动植物疫病疫情监测防控网络;中央直属冷库监管点作为太仓口岸获得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资质的进境水果储存载体,冷库容积15000吨,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是太仓港进口水果、肉类、食品等农产品的基础保障设施。
二是配套建立三大支撑平台,提升口岸国门生物安全防御技术能力。太仓口岸有害生物检疫实验室设在口岸一线,按专业划分各类检疫检测及实验区域16个,除昆虫、病害、线虫、杂草等常规检测室外,新建的昆虫培养室、分子检测室已达专业实验室要求。高新仪器设备及人员配备保障了检测业务的开展。近两年来,共检出各类病虫害600种,15000余种次,是口岸检验检疫业务的强大技术支撑;口岸业务监管指挥中心依托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和移动通讯系统,对口岸关键部位和辖区重点监管企业实施实时监控和管理,在应对口岸动植物疫情或突发事件时,可及时发布应急处置指令,指挥该局各部门,协调港口单位、口岸联检和地方农林卫生等单位联合开展应对。配套设立的应急处置物资储存中心配置了各类所需的口岸疫情应急处置设备、器材及用具等,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除害处理信息化中心实施检疫处理业务的规范管理,在全省率先开发使用“检疫除害处理电子应用系统”。结合太仓港信息中心建设,进出境除害处理业务可由涉及动植物检疫处理监管的部门根据岗位权限进行电子审核,实现除害处理监管无纸化办公,大大提高了动植物检疫处理和监管工作效率。
三是探索构建两大协作机制,强化国门生物安全防御综合把关能力。建设口岸联防联控协作机制。与海关、边检、市农委、卫生局、环保局、反恐办和口岸办等七部门联合签署口岸疫病疫情和突发公共事件合作应对机制。与农委签订业务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林木害虫监测、美国白蛾调查等专项活动。携手14家政府部门和口岸相关单位开展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构筑“大检疫大防控”工作机制。太仓局动植、卫食、港口查验等部门通过不断完善的“大检疫、大防控”工作机制、疫情先锋岗激励机制、内部业务协调联络机制,各部门业务相融、工作互通、应急联动,构筑“疫情信息分析与风险预警”,“入境现场检疫与有效处置”和“后期跟踪监测与有效控制”三道防线,有效提升口岸疫病疫情防控和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