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石头会唱歌
——广东云浮检验检疫局助推石材产业发展侧记
本报记者 陈 滟 宋 镭 通讯员 岳宝平
沿324国道从云浮市腰古至云安县的镇安,在50多公里的道路两旁,3000多家石材加工厂连片连线,构成了一派壮观景象。“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听着这脍炙人口的歌曲,不少云浮人会告诉你,在云浮这已不再是传说,精美的石头真的唱起了歌,不信你听——
唱响“国际歌”
“云浮石材95%的加工原料来自世界各地,从北美的加拿大、美国到北欧的挪威、芬兰等,从南亚、西亚的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到南美的巴西、乌拉圭等,各类石头达100多种,可以说应有尽有。”广东云浮检验检疫局局长胡龙飞介绍。
胡龙飞说:“云浮石材加工经历了从面向全国生产石材到面向全世界生产石材,从面向全世界采购石材到面向全世界销售石材,从建设全世界石材发展的平台到建设全世界石材发展中心的历程。”
云浮人“买全世界的石头,加工全世界的石头”的梦想,在云浮检验检疫人的帮助下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云浮石材进口的规模,在广东内河第一大港口——云浮新港可见一斑。
随同云浮局新港业务科的检验人员到查验现场,首次对石材检验进行体验式采访。眼中所见与普通的码头没有什么区别,在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云浮新港码头堆场上,满满当当、码放整齐的都是集装箱。但当检验人员打开一个个集装箱时,乾坤顿明,里面装载的是一整块切割整齐、厚重敦实的石材,被绳索或木垫牢牢地固定在箱内。
云浮局的检验员马泽征介绍,今年前三季度,经该口岸入境的石材就达24000标箱,另还有散装石材90000余吨。
唱响“安全歌”
对这些漂洋过海来笨重的大家伙,马泽征和他的同事们需要把好口岸第一关。打开集装箱后,要经过“三看”:一看木质包装标识,看进口石材铺垫的木托板有无IPPC标识,或者IPPC标识是否符合规定;二看木质包装是否携带活的有害生物;三看箱内是否有相关残留物,比如大豆、种子、大米、杂草等植物类产品,或者潮湿的泥土等。
别小瞧这“三看”,其中需要检验人员做到心细如发,还要有长期的专业积累及现场磨练,才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才可以从蛛丝马迹中发现可疑物及可疑点,及时在现场进行研判、作出处置,质检人正是依靠这些基本功才保障了口岸安全。
对此,马泽征解释:“这当中有许多‘窍门’,如木托板旁有木屑,就表明可能会有疫情存在,须进一步进行查验。经过现场查验,我们严格按照规定对每批进口石材都进行了消毒除虫处理,如果发现有动植物疫情,还要进行熏蒸除害处理。”
云浮局副局长张友对进口石材检疫的历史和现状了如指掌。他说:“原先我们也进行过各种尝试,比如进境的石材到港后,让企业集中到某个区域进行除害处理,但这种方式存在监管无法到位等问题。目前这种口岸开箱查验,检疫除害后再放行的模式,我们和企业都认为是最顺畅的,既能有效把关,又减少了企业的麻烦。”正是在云浮局科学有效的把关下,一批批不合格石材被检了出来,2011年,该局共检出有动植物疫情的不合格石材232批。
唱响“奉献歌”
“现在每个月都能检出几十批有动植物疫情的不合格石材。”马泽征一边介绍一边翻开文件夹里的资料。文件夹内一沓沓摆放整齐的是不合格石材的提单、入境货物报检单的复印件和现场记录单等。
记者随手拿起一份,在9月20日的现场记录单上写着“对该批来自伊朗7个20英寸集装箱的大理石荒料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每个集装箱都携带有一定数量的土壤,对该批货物封箱进行熏蒸处理。”所附资料上,对查验人及该批货物的进口国、进口商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所需信息一目了然。
“虽然我们人手少,但是质量管理制度和查验记录这些内部管理制度等,我们都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马泽征很是坚定。
除了“火眼金睛”,马泽征们还要练就的是“金刚之身”。国外进口的石材中很大部分是花岗岩,此类天然石材本身具有矿物原生放射性,作为法检商品的花岗岩,进境时需逐批进行放射性检验。检验人员在现场使用手持式核辐射检测仪对其进行检测,若发现超出本底值3倍的,检验员就会监督货主抽样,并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复检。
“辐射”,听到这个词我们都避之不及。面对潜在的危险,为了确保国门及百姓安全,马泽征和同事们淡然处之。“没事的,干工作没有一点奉献精神怎么行。”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总是笑着回答。
为了云浮人的“石头梦”,检验员们钻进“铁皮森林”中,在货柜之间狭小的通道穿梭,查泥土、测辐射、核对木托板标识……透过远去的车窗,他们的身影渐渐融进了一排排的货柜中,这是忠诚的身影,这是奉献的身影……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