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质量 争一流 促发展
山东济宁市实施质量提升和名牌战略工程取得效果
□ 李小健 刘天妖 本报记者 朱文达
“产品质量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系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山东济宁市市长梅永红日前在济宁市召开的第三届市长质量奖颁奖大会上表示,“市长质量奖的设立,点燃了全市各行业重视质量、争创品牌的激情,对于推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据悉,山东东宏管业有限公司、卡松科技有限公司和张建鲁、何景春荣获了2012年济宁市市长质量奖。
数据显示,济宁市自2010年设立市长质量奖以来,共新增山东省名牌产品24个,达到152;山东省服务名牌11个,达到31个;新增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18个;达到53个。目前,济宁市还有6个山东省质量管理奖、7个中国名牌产品、8个山东名牌农产品,并制定了7个山东省服务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标准采标率95%以上。
济宁市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质监局局长张西周介绍说:“3年来,评选市长质量奖、强化各项质量指标,已在各行业形成了重质量、争一流的良好氛围。质监部门通过不断强化质量安全意识,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打击与帮扶并举,进一步提升了济宁产品的质量和信誉。同时,质监部门还围绕全市主导产业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不断加强质检检测体系和平台建设,鲁南质检中心引领作用日益显现,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国家矿用支护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重点质检平台装备能力不断增强、检测水平大幅提升,再加上正在紧张安装调试运行的国家半导体及显示产品质量中心,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承担了9大类、1000余种产品的质量检测任务,为服务我市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技术和支撑作用。”
“只有自身产品竞争力强了,才能与国际品牌争市场、争空间、挣利润,这也是质量的魅力所在。此次获得市长质量奖,也是对我们产品竞争力的一种肯定。”卡松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之玉,向记者谈起了质量管理的感受,“我们以卓越绩效为核心,打造企业软硬管理实力,借助公司物联网系统,积极落实零缺陷管理、顾客满意度调查、水平对比法等质量管理手段,不断提升产品含金量,在打造质量强企方面逐渐探索出了一条路子。随着国家CNAS实验室、中科院·卡松科技绿色工业润滑材料联合科研中心等科研平台的相继搭建,与国内顶级科研院所的深层次、多维化合作进一步密切,成功编织出润滑科技资源网,而卡松科技就处在这一资源网的中心。”
说到质量提升和名牌战略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山东祥通橡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鲁颇为激动:“我公司在产业调整后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不仅得益于把握住了发展机遇,更主要的还是依赖产品质量的保证和提升。2003年在鲁宝食品集团公司基础上组建的祥通橡塑集团,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现已拥有两个现代化厂区,生产车间达2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达7.4亿元。”
“做好质量工作、提高质量水平,不仅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增创区域发展优势的迫切需要,也是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合作的必然选择。”梅永红如此表示。《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