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佳 通讯员 沈玉香 邹晓斐
相关新闻>>
走进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位于国际商贸城A区3楼的圣诞用品销售区,就能看到红白相间的圣诞老人、霓虹灯闪烁的圣诞树、各种各样的圣诞贴纸,圣诞用品琳琅满目。
“今年的圣诞帽、圣诞彩灯等出口形势还是不错的。”娜娜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一家外贸公司的老板娘,她告诉记者,上半年外贸单子惨淡,让她对今年的圣诞市场不太有信心,然而9月初开始,各种圣诞用品的单子便“热闹”起来了。她透露说,“截至目前已发出了价值300多万元的圣诞用品,基本都是美国的订单。”
9月,本已蒙上一层阴影的浙江外贸,正由于圣诞用品订单姗姗来迟而多了一丝暖意。
圣诞订单蜂拥而至
今年圣诞用品的订单似乎是9月份突然多起来的。在一家圣诞用品商行,老板娘周丽丽正忙着发货,她说:“一上午就发了几十单的货,几乎忙不过来,而之前的两个月,还一点感觉都没有。”
每年的7月至9月是圣诞用品出口的集中时段。作为传统的圣诞用品主要出口地——义乌,9月出口额达5365万美元,创今年圣诞用品出口新高。除了义乌这一圣诞订单的传统出口地外,浙江圣诞用品等应季商品都随着圣诞节、新年的迫近出口量大幅上升。据浙江检验检疫局统计,今年1月至9月,浙江地区共出口圣诞用品17901批,同比增长15%,主要产品有圣诞树、圣诞饰品、圣诞帽以及圣诞灯具。
“对于浙江不少出口企业来说,这是一年当中重要的出口良机。”浙江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表示,为了让企业更好地开拓新市场,并确保圣诞用品符合市场要求,浙江局提前就通过多种渠道有针对性地宣传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圣诞用品的技术法规和标准要求,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目标市场的信息。
企业进入微利格局
“今年生意不好做。”在新欧圣诞工艺品厂工作的陆敏英第一句话,就倒起苦水,“我这里90%都是走外贸的,但欧美的订单减少后,利润也大大缩水了。”
据义乌市圣诞用品行业协会秘书长陈金林介绍,2010年,义乌圣诞用品制作厂有400多家,2011年增长到500多家,而今年则多达700多家。“所以,即使出口总量增长,但企业接到的订单也不一定有大幅增长。”陈金林说,“再加上圣诞用品制造的原材料、人工成本和运输费用都在不断增加,出口企业已进入微利格局。”
而浙江检验检疫局提供的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9月,浙江局辖区圣诞用品出口达2714批,同比增长10.69%,货值9234.25万美元,却同比下降3.42%。
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的出口领域,出口企业常常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减料,产品质量更是成为检验监管的重点。为了加强出口圣诞用品监管,浙江局严格按照输入国标准,对出口产品的安全、卫生、环保等项目进行随机抽查检测,以有效确保出口圣诞用品的整体质量安全。
创新产品海外畅销
为了尽可能提高圣诞用品的利润,一些圣诞商家也拼命在产品设计上动脑筋。
“自2008年进入圣诞行业,我们几乎每年都会推出一款创新产品。去年推出的可收缩型圣诞老人和今年推出的镜面圣诞挂件目前正在申请专利。”博旭工艺品公司老板黄允旭说,“依靠每年推出的新产品,公司赚的利润一年比一年高,今年的利润又比去年高了10%。上两款产品是针对外销市场开发设计的,产品推出后在国外市场很畅销。”
除此之外,记者了解到,在圣诞彩灯的设计上,以前大多用的是塑料制品,价格低廉,国外消费者当成一次性消费产品。现在用陶瓷和亚克力等材料制作,造型精美,而且新增加了很多卡通造型,除了圣诞节用之外,其他节日和聚会都能用得上,价格也大幅提高,以前每件售价2美元,现在每件卖到6美元。有些商家还开发了圣诞老人的靠垫和咖啡杯等,不仅可以在圣诞节期间装点气氛,还能在平时用得上,符合现在欧美客户的实际需求。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