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质量“种”在孩子心里
——山东省平邑县质监局推行“自助式”中小学质量教育纪实
■文/甘信军
“我想知道包装上标有本品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是不是就是安全食品,我们就放心地去买去食用?”“我们家里是做煤炭生意的,称煤炭用的大衡多长时间要由质监部门检验一次,如果逾期不检定,根据相关的质监法律法规,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近日,在山东平邑县质监局开展的“质监法规进校园”的现场会上,同学们就自己关心的质监法规踊跃提问,这是该局实施“自助式”中小学生质量教育宣传系列活动的一个缩影。
中小学的质量教育宣传工作,历来是质量教育宣传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工作实际,该局虽然以前也曾开展过一系列的“质量法规进校园”等活动,但从教育宣传活动的效果评估看,由于这种教育宣传方式缺乏针对性,效果不是很明显。为真正提高校园质量教育宣传的效果,该局在充分调查论证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在全县中、小学中开展了“自助式”质量法规宣传模式,即在质监法规宣传活动的现场,中、小学生想知道或了解什么内容的质监法规,根据自身需要现场提问,尔后由宣传工作人员现场进行解答。这种模式的实施,在改变了过去那种宣传工作人员低头念稿子,内容可能根本不是中、小学生想了解的,下边听的中、小学生由于对这些质监法规不想了解也不感兴趣,造成了你讲你的我玩我的,讲完就什么都结束了,一点深刻的印象都没有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从而使质量教育宣传的内容更贴近中、小学生的实际,增强了针对性和有效性。
今年6月中旬,一个在县城寄宿学校上学的中学生,通过“12365”热线询问:“我看到我们学校食堂的馒头,不如市场上卖的白,是不是我们吃的这个馒头有质量问题?”接到该学生反应的这个信息后,该局在组织执法人员对学校食堂进行专项检查的同时,也对这个问题存在的普遍性进行了调研,调查发现这个问题在中小学普遍存在。为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对这个质量问题的认识,该局组织工作人员和质量法规专家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质量知识进校园,教你如何认识食品添加剂”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作用、安全添加量等知识的专项解答,在使学生们了解馒头颜色问题的同时,也知道了各类食品有关添加剂问题的知识,为学生们吃得健康吃得安全打下坚实良好的知识基础,受到了学校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我们如何才能购买到质量过关的高考学具?学校发给我们的被褥怎么用简单的方法判定质量的好坏?”是每年高考期间和新生开学时咨询最多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该局把这一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的重点之一。一方面为了在不占用考生的备考时间的前提下,让考生准确及时地了解到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每年高考临近时,该局都要组织技术工作人员,把如何识别真假铅笔、如何购买质量过关的学具等问题,以表格的形式下发到各个学校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在每年的新生入校之际,该局采取现场检查与质量问题讲解同步进行的方式,即组织学生在现场观看执法工作人员的执法检查,现场检查出来质量问题的被褥和校服等物品时,执法人员及时地向同学们讲解质量问题的现象和辨别的方法,由于讲解方式直观,辨别方式简单易懂,很受师生们的欢迎。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2年8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