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棉花执法打假工作会议精神,严厉打击棉花质量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棉花市场秩序,近日来,甘肃纤维检验分中心组织人员,对金塔、玉门、瓜州、敦煌4个产棉县市的46家棉花收加企业进行了首轮拉网式检查。检查显示,全市棉花品级较去年有所提高,企业在收购过程中普遍对质量和“超水棉”把关较严,收购秩序良好。
通过对籽棉大垛和籽棉小样的抽查来看,今年酒泉市棉花成熟程度较好,马克隆值较高,棉花品级较去年有所提高,主要以三、四级为主,三级所占比例较大。此次检查共抽取籽棉小样127个,其中,3级122个、4级5个;马克隆值A级89个、B1级11个、B2级21个、C级6个;长度30mm级3个、29mm级89个、28 mm级30个、27 mm级5个。
收购工作从9月25日陆续开始,由于国家前期已公布棉花收储价,因此开秤后籽棉收购进度较快,收购秩序良好。收购价格普遍在7.8元/公斤升至8.2元/公斤,10月15日以后,棉花收购逐渐进入后期,收购价格将有所下降。从整个收购过程来看,企业在收购过程中普遍对质量和超水棉把关较严,私商棉贩无利可图,收购秩序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符合收储要求的棉花收购价格较高,对部分马克隆值为C1的棉花,企业不愿收购或收购价格较低。二是部分采棉工只图数量,不求质量,致使棉花中叶屑、僵瓣棉数量增加,影响后期棉花加工质量。三是使用编织袋采摘棉花的现象较为普遍,异性纤维混入的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
针对第一阶段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对5家履行质量义务不到位的棉花收购企业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在收购籽棉环节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排除异性纤维和有害物质。下一步,甘肃纤检分中心将针对前期暴露出来的问题,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巡查和监管力度,加强棉花加工环节的质量监管,督促企业积极参加仪器化公检,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维护棉花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通讯员:段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