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名从东南亚某国回到镇江的建筑工人出现腹泻、发热、不思饮食等症状,在镇江市疾控中心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镇江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了解到疫情后,对这名回国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从中得知因为缺乏艾滋病预防知识,这名建筑工作在国外期间与一名不知其健康情况女子发生性关系时没有采取保护措施被传染上艾滋病。与其有相同经历在国外有商业性行为的人在有的工程项目中占到30%。当这名回国劳务人员清楚了艾滋病的传染途径后,痛哭流涕说:“我如果早知道这些知识就好了”。发病后第二年,这名患者就不治身亡了。
从这名感染了艾滋病的回国劳务人员和其所在公司存在的问题中镇江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认识到,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承担起艾滋病防控工作的责任。为了摸清出国劳务人员对艾滋病预防知识掌握的程度,有的放矢地开展艾滋病行为干预,2004年底,保健中心的人员深入全市和邻近地区的50多家劳务公司,向近千名劳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普遍缺乏,50%的人不能正确回答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30%的人有在国外找临时性伴侣的倾向,70%的人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健康和防病知识。
从2005年起,镇江检验检疫局就开始了以“健康教育+责任管理+保证金”三结合的艾滋病行为干预,至2011年,6年来用该模式对镇江市3万名出国劳务人员进行行为干预,在干预人群中没有发现新的艾滋病感染者,实现了零感染的目标,履行了政府对社会的承诺。镇江市人民政府对该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推算出6年减少新发感染人数20人,降低个人疾病负担1000万元。该项干预模式在全省出入境检验检验系统中推广应用,通过跟踪检测和查询疾控疫情信息系统数据,干预人群的艾滋病疫情呈现明显下降趋势。
该模式实现多项全国之最:在全国首创“建三级网络分五个阶段落实三项措施”的艾滋病干预方法;建立了“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干预保证金”制度开全国先河;第一个明确提出艾滋病干预效果三项评价指标,为我国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造势:在“两会”上呼吁加强艾滋病防治
镇江检验检疫局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利用其领导和职工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机会,积极联系社会各社人士,争取最大力量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2005年在“两会”期间,将镇江市出国劳务形势和在2004年发现4名输入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疫情进行了通报,并向镇江市人大和政协提交了议案和提案。呼吁全社会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特别要加强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预防教育和管理工作,将这一人群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纳入镇江市公共卫生大体系中,并要求此项工作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中。
镇江检验检疫局的呼吁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百多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名提议,要求市政府加强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力度,新闻媒体也积极报导了社会各界的呼吁,10多份提案和议案引起了镇江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05年,镇江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外派和归国劳务人员等重点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2005年镇政办第100号文件),在全国首开由地方政府出台文件,制定专门用于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防治政策的先河。建立了由政府、保险公司和劳务公司及劳务人员组成的三级艾滋病防制网络,成立了由公安局、卫生局、商务局、工商局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五个部门组成的专项防治工作小组,为行为干预模式中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提供了组织保证。2005年艾滋病防制工作写入了镇江市政府工作报告,并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政协、人大多次视察出入境人员艾滋病干预工作,新闻媒体及时报导了相关活动。
二、教育: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镇江检验检疫局把出入境人员体检的窗口作为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的阵地。首先制作适合出国劳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材料,先后编印了五套教材,如宣传册,幻灯片,书籍,展板等。建立健康教育基地,培训随队医生,加强同伴提醒,动员劳务外派公司给劳务人员安排丰富安全的业余生活,给有需要的人提供安全套。
为了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深入到各劳务外派公司向出国人员和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劳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信、行”的情况,对健康教育的诉求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对调查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运用现代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和心理学的新方法,通过累积Logit模型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知识、信念与行为三个环节脱节”问题是影响艾滋病干预效果的关键控制点。针对关键问题将心理学方法“跨理论模型”的核心思想引入艾滋病干预模式,促使劳务人员从体检和签订合同起就开始接受行为干预,持续不断的干预一直延续和强化到在国外的3年时间和回国后一个月的整个劳务过程。干预过程分为5个阶段实施,依次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在不同阶段采取相适应的干预措施,环环相扣,步步强化,逐渐将行为干预的效果引向深入,从提高知识入手,以帮助坚定信念为保证,最终达到改变危险行为的目的。增强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联合:建立传染病疫情通报和协作制度
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镇江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传染病医院等单位建立了传染病疫情通报制度,加入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建立了输入性传染病防治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系统,加强了与地方政府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在劳务外派公司、江苏大学等出入境人员集中的单位设立了传染病监测点,形成了一个出入境人员传染病的防控网。协作单位经常开展疫情交流和学习,不断提高协作效果。6年来,疫情通报和协作制度的有效运行对及时发现出入境人员中的艾滋病、疟疾、肺结核、梅毒等传染病发挥了重要作用。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工作中全面提高了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艾滋病筛查实验室资质,增加了行政拨款,引进和培养了专业人材,添置了检测设备,得到了社会资助。
四、制约:设立“艾滋病预防保证金”
针对出国劳务人员回国后下飞机就回家,对在国外曾经有的高危性行为不咨询、不检测,存在将艾滋病传给配偶和性伴侣的危险,镇江检验检疫局会同镇江市相关部门在出国劳务人员中建立的“艾滋病预防保证金”制度,具体做法是由劳务公司为劳务人员在保险公司投保2000元“艾滋病干预保证金”,保单特别条款约定,劳务人员履行艾滋病预防责任书中的内容,在回国后一个月内可解约保证金,全额领取保证金和同期存款利息。目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提高干预效果。此项制度在艾滋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意义在于强化劳务公司在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起对出国劳务人员健康行为督导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调动劳务人员保持健康行为的积极性。
五、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艾滋病防控效果的评价指标
镇江检验检疫局十分注重工作实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建立艾滋病行为干预防控效果的评价指标。在全国第一个提出用参与率、成功率和人口影响率三项指标评价干预效果。参与率=主动参加干预措施的人数/全部人数,成功率=健康行为形成人数/全部人数,人口影响率=参与率*成功率。当三个率分别达到80%、90%和70%时,才能起到有效干预的目的。对500名参加行为干预模式的人口影响率在五个阶段分别为2.9%、22.4%、46.8%、66.1%和73.3%,干预效果逐步强化和提高。科研项目《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危险行为与‘健康教育-责任管理-保证金’干预模式研究》获得2011年镇江市和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采取的艾滋病防控方法是集体干预方法,材料可循环使用,节省成本,每人直接开支仅需3元,全部费用从国家质检总局的卫生检疫专项经费中支出,受到劳务人员的欢迎。镇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因在出入境人员艾滋病防控工作中做出的突出成绩获得国家、省、市的嘉奖,先后获得“镇江市五一文明班组”、“省防控重大输入性传染病突出贡献奖”、“全国青年文明号”,“江苏省卫生检疫先进个人”、“镇江市三八红旗手”、“全国口岸卫生检疫为民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艾滋病防治任重而道远,镇江检验检疫局用行动告诉全社会:只要我们坚持依法检疫,严把国门,保国安民的责职,对艾滋病进行积极防控,就能筑起一道阻止艾滋病传入的防火墙,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幸福地生活。(胡云 李干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