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执行力 谋求新作为
——广西钦州检验检疫局落实“十项措施”纪实
本报通讯员 张志强 文/图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的不断深入,作为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中国与东盟国家物流最便捷通道之一的钦州,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外合作共建的第三个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落户钦州,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中粮油脂120万吨大豆加工项目、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等一批重特大经济项目相继投产,钦州港成为全国最大的锰矿集散地和西南地区主要的煤炭、原油进口口岸……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向人们昭示着钦州巨大的发展潜力。如何找准检验检疫工作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结合点、在服务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中有新的作为,钦州检验检疫局党组在寻找答案。
2011年,广西检验检疫局与钦州市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促进钦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合作备忘录》,推出13项重点支持钦州口岸扩大开放和重点支柱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2012年,广西局推出《支持广西扩大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十项措施》。钦州局党组统一思想认识,更新工作思路,深刻认识到只有将“合作备忘录”和“十项措施”紧密结合起来,将国家质检总局、广西局工作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地落实到位、执行到位,才能在服务地方外经贸发展上有新的作为。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左一)对国家石油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给予高度评价
广西检验检疫局局长卢厚林(前左)、钦州市市长肖莺子(前右)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
以效率求突破 促进通关便利化
在广西钦州港口岸一站式报关报检大厅内,代理报检员小李拿着煤炭品质检验证书,对钦州局工作人员竖起了大拇指。从报检到拿到品质检验证书,小李只用了3天。
这一幕归功于该局开展的“效率月”活动。钦州局领导班子深刻意识到,服务企业关键要提高通关效率。为此,该局创新服务举措,以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两个专项活动”为契机,在全局深入开展了“效率月”活动。梳理并明确了30项业务工作办结时限,并将相关业务科室和矿产品检测实验室前移至钦州港码头一线,全面推行“7天工作制+24小时电话预约”服务,牢固树立“宁让人等船不让船等人”的服务意识,确保出入境货物第一时间查验,第一时间计量,第一时间卸货;各种产品检测速度大幅提升,检验周期平均缩短40%以上,其中煤炭、铁矿、锰矿等矿产品的检验速度更是提升1倍以上。在该局优质高效的服务下,钦州港矿产品进口量连年攀升,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锰矿集散地和西南地区主要的煤炭、原油进口口岸。为感谢该局作出的积极贡献,钦州市矿业协会向该局赠予了“人民公仆、情系企业”的锦旗。
树服务品牌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2012年7月的一天,一艘满载进口苏丹原油的25万吨级油轮停靠在距离钦州港40海里的外锚地。在温度高达54℃的甲板上,检验鉴定员小庞和小张顺利完成了原油重量鉴定工作。这是在锚地连续工作的第9天,也是他们连续对3艘原油船舶开展过驳检验检疫工作。9天来,虽然只能与轰鸣的机器和阴冷湿窄小床作伴,但他们的脸上却写满了骄傲和自豪。
这只是钦州局倾心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该局局长王桂程强调:“重大项目建设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我们检验检疫部门要主动作为,把企业的需求作为改进工作的第一信号,树立检验检疫特有的服务品牌。”
王桂程局长说,为确保中石油千万吨炼油项目等一批重特大经济项目建设和平稳投产,该局第一时间成立重大项目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先后派出专家送政策上门,指导项目规划、推出“大客户跟踪服务机制”、“绿色通道”、“直通放行”、“签订进口设备共检协议”、“24小时全天候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帮助中粮油脂项目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高效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扶持企业快速平稳发展;克服人员紧张的困难,优质高效完成116批次、共计974万吨进口原油过驳检验检疫工作;帮助金桂林浆纸项目顺利进口成套设备967批次,减免检验费用182万元……共收到各项目赠送的锦旗、牌匾12幅(面)和感谢信3封。钦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多个场合对检验检疫局主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以政策先行 助农业结构调整
2012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第88号公告,批准“灵山凉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是该局鼓励企业技术创新、促进广西优势食品农产品出口的又一可喜成绩。
“灵山凉粉”是具广西特色的民族食品,在全国以及东南亚一带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由于未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一些不法商贩生产假冒“灵山凉粉”进行销售,这给“灵山凉粉”的声誉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更存在“灵山凉粉”商标被抢注的可能。为保护这一民族传统食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该局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多次开展送法下基层活动,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灵山凉粉”的标准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指导企业了解申报流程和要求,有力地加强了“灵山凉粉”的保护,为广西民族品牌打开国际市场增加了重要的砝码。
2012年初,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青岛九联集团入驻钦州市钦北区,该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人民币,建设一个大型肉食鸡专业生产一条龙企业,这是地方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又一重大项目。
为确保项目建成后符合卫生注册登记规定,少走弯路,避免经济损失,钦州局在项目建设初期就提前介入,主动上门服务,实地察看禽繁育、肉鸡养殖、饲料生产、宰杀加工等场地的选择和布局等有关情况,并就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向企业进行了宣传贯彻和解读,就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的产品出口检验检疫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该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赞说:“检验检疫部门主动送政策上门,为项目建设出谋划策,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也着实让我们感动!”
以科技兴检 强化技术支撑
2012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在视察国家石油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广西钦州)时,对重点实验室给予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管理”的高度评价。
让我们一起回顾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程。2008年6月,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在钦州局筹建国家石油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2011年8月,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核查验收,成为我国目前西南地区唯一通过验收的国家级石化产品检测重点实验室;2012年7月,钦州局综合实验室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专家组的实验室认可、资质认定和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三合一”现场评审。至此,该局综合实验室已通过14个检测领域的223个项目的认可,可满足石油及石油产品、金属矿产品、煤炭、食品、动植物产品等领域的检测需求。仅2012年1~8月,及时准确地对进口不合格矿产品等出具的检验证书就有52份,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330万美元。
短短的4年时间,钦州局综合实验室就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巨变,而不变的是该局始终坚持科技兴检的理念。近年来,该局大力加强人才引进,积极开展国内外检验检疫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强化技术练兵,有效提升了检验检疫技术实力和保障能力。目前,综合实验室拥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6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参加国家认可委组织的能力验证百余项,均取得满意结果。2011年,通过荷兰国际实验室比对组织(IIS)的油品检测能力验证,相关检测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平。参与国家级科研课题两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申报发明专利4项。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95%电子级磷酸生产技术研究”已经完成科研成果转化。钦州市政府也将国家石油化工品检测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正式纳入了钦州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钦州局进一步发挥技术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