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如何兼顾农产品市场经营者利益和全社会质量安全,湖北省南漳县质监局立足农产品加工监管,履职尽责,依法行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抓质量体系,规范生产源头
一是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以标准化带动产业化。以加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标准的技术转化和升格。2011年南漳县烟叶生产示范区获得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称号,随即又被确定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单位。东巩镇益生香菇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实施三年来,始终坚持按标准化生产,实行以统一标准、统一工艺、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检验、统一销售的“六个统一”为核心的监管模式。目前带动农户已达1500多户,香菇产量、品质、经济效益均居行业前茅。该社以专业合作社为依托规范香菇种植、加工业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个月将迎来考核组对其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园验收工作。
二是实施品牌战略,助推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把农产品品牌培育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来抓,按照“巩固、壮大、发展”的思路,注重宏观引导,帮助农业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质量水平,积极培育、争创名牌产品。重点围绕有潜力、有基础的产业,深入开展“质量兴县,名牌兴企”活动,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目前,梅园大米荣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南漳县水镜庄芝麻油、水镜山野菜等6家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
三是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为农产品生产企业提供标准、信息等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制定标准3个,其中南漳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的《有机大樱桃栽培技术》已作为襄阳市地方标准批准发布;企业标准备案达120家、办理商品条形码12家;组织农产品从业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农产品检验人员62人、质量管理人员73人,取证企业的检验人员培训率达到100%。
二、抓检验能力,提高监管水平
一是不断提升检验能力。为了加强对农产品的安全监管,把好生产企业“厂门关”,该局将原有的旧办公楼改造成为检验检测大楼,检验室面积由原来的 200平方米,扩大至600 多平方米。投资近百万元新购置原子吸收、气相色谱仪等检验检测设备30多台(套),引进专业技术人员1名,每年输送化验室人员到省市质监局接受专业化培训,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大为提升。目前,拥有检验检测设备200多台套、检测农产品参数达258项。
二是认真做好农产品检验工作。上半年对46家农产品取证企业,签订了委托检验协议,开展委托检验50批次,合格率达91 %,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10个百分点,对不合格产品开展了质量后处理,及时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无检验能力的难题,促进了全县农产品加工质量水平的整体上升。
三是加强对农产品生产企业服务力度。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实行贴近式服务,积极为涉证企业排扰解难,针对生产许可证工作特点和企业的需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从办证咨询、厂房与实验室设计改造、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检验人员培训、计量器具检定等开展帮扶活动。上半年,新取证企业5 家、换证5 家,年审12家,年审率已达100%。目前,南漳县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已达46家,其中,食品43家、工业3家。
三、推行网格化监管模式,严把农产品准入关
一是严格执行区域监管责任制。按照区域监管原则,将全县农产品加工划分为4个监管区域,对各项考核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各监管科室,并签订《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状》,严格履行监管职责,同时认真落实企业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与食品生产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和《食品安全承诺书》106份。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档案。通过对农产品生产企业日常巡查,对 106家企业建立了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实现三个100%,即:农产品加工企业100%纳入监管范围、100%落实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100%建立原辅材料进货、生产、销售三本台帐。三是以执法促规范。以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先后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等活动,重点抽查面条、酱油、食用油、肉制品以及其他可能使用添加剂的食品。上半年,出动执法人员126人次,检查农产品生产企业46家,抽取样品46批次,合格40批次,合格率为87%;对存在一般质量问题的企业下达责令整改通知,对有严重质量问题和蓄意制假的企业进行了立案查处。(朱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