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查外排 齐鲁亮剑
——山东检验检疫系统“两个专项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闫 亮 王明/文 徐本进 李 娜 周 怡/图
山东检验检疫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的总体要求,精心组织,强力推进,以更加辛勤不懈的努力、更加奋发有为的精气神,认真履职、敢于亮剑、善于亮剑,真正把专项活动做实、做深、做细,干出眉目、干出名堂、干出成效,着力实现执法环境明显改善、执法能力明显提升、执法行为明显规范、执法有效性明显增强,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山东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周建安
山东检验检疫局局长周建安(右四)一行在青岛港调研进口废物原料口岸查验工作
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开展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后,山东检验检疫局党组对先前部署的专项活动内容进行了全面调整、充实和完善,围绕产品、工作、队伍三个方面,按照分期分批“压茬”推进的步骤,深化完善“内查外排、内外并举”的工作机制,积极排查整改行政执法、内部管理、队伍建设、廉政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经过半年时间,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活动已在齐鲁大地开花结果。
截至目前,该局累计检查企业4200余家,发现包括购买伪造检验检疫证书、违反三专管理、骗取检验检疫单证、变造检测报告、自检自控能力不足、代理报检挂靠等10大类、700余项(次)问题;汇总归纳97个风险点;对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立案调查137起,处罚83起,移交司法机关13起。
通过活动的开展,有力震慑了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强化了辖区进出口企业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和诚信守法意识,提升了质量管理水平,增强了检验检疫自身监管能力。上半年,全省系统共检验检疫出口食品农产品21.72万批,货值92.87亿美元,出口国外通报不合格批次同比下降33.9%;共检验出口工业产品货值20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01%,其中检验出口汽车货值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9%,出口货值居全国首位。围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教育治理这个重点,对全省系统1354个行政、业务岗位,梳理行政职权1995项,排查潜在风险4803项,确定高风险329项、中风险1818项、低风险2656项,制定防控措施12007项。
青岛局工作人员对“南非工艺品展会”进境物品实施检疫
制胜法宝
采取“内查外排、内外并举”模式
2011年,山东检验检疫局新一届党组针对山东是全国食品农产品出口大省和高风险、高敏感工业品出口量大、货值高的实际,探索建立了“内查外排、内外并举”的质量调查处理改进机制和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将国外通报、出口退运等情况作为执法把关的“晴雨表”,彻底解决外部和内部质量安全隐患。
今年2月,为深入贯彻国家质检总局“十二字方针”和“四新”要求、落实《质量发展纲要》及2012年行动计划的具体部署,在对全省检验检疫工作面临的外部形势和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山东局率先“亮剑”,深入开展“内查外排”,全面排查质量安全风险,坚决整治各类安全隐患。
“内查”即:围绕文件合法合理性、报检、现场检验检疫、取样、实验室检测、查验、出证放行、后续监管、行政处罚等各个环节全面梳理和查找检验检疫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企业逃避检验检疫监管的规律,重点排查检验检疫工作和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风险,查找检验检疫监管的薄弱环节,切实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监管不到位、工作不规范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
“外排”即:严厉查处非法进出口行为,曝光、打击伪造、买卖证单行为,严惩违反“三专”管理、逃避检验检疫、非法收购、非法夹带出口等行为,严惩作假制劣、偷奸耍滑、不讲诚信、不负责任、屡打屡犯的违法企业和违法分子,对违法违规企业形成强大的威慑力,营造公平、守信、有序的生产经营和进出口秩序,促进企业诚信体系的建立。
威海局检疫人员对辖区出口木质包装企业的原料库进行检查
排查风险
瞄准产品风险、工作风险和队伍风险
不怕自揭家丑,敢于直面问题和矛盾,哪壶不开提哪壶。山东局对“内查外排”工作态度坚决,敢于碰硬,勇于担当,不徇私情。
第一,产品风险(外部风险)。
企业违法违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是虚假申报、骗取、倒卖检验检疫证单。如代理报检企业提供虚假报检资质,伪造厂检数据,生产企业伪造生产记录、监装照片骗取检验检疫证单,重复申领普惠制原产地证书。二是购买使用伪造的原产地证和检验检疫证书,为无生产出口产品资质的工厂和小作坊出口货物披上合法的外衣,假冒伪造IPPC标识,出境未经检疫处理的木质包装。三是违反规定出口未经检验检疫的商品。如出口非注册养殖场的水产品,出口未获许可的生产厂的陶瓷产品。
企业管理能力和质量控制水平不高。一是企业报检员管理存在漏洞。如报检单位实际注册报检员数量不足,一些报检员利用管理漏洞,私下代理报检骗取检验检疫证单。二是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得不到有效落实。体系持续改进不够,硬件设施老化、记录不规范、现场操作不符合要求;企业对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缺乏有效手段。三是企业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管理不到位。企业实验室检测设备、人员不足,使用过期的检测标准,检测记录不齐全,货物放行后的信息缺失,影响检验检疫监管。
第二,工作风险和队伍风险(内部风险)。
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体系文件的规范性、符合性、适宜性与实际工作尚有差距,执法依据管理水平、文件策划质量不高,业务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文件策划不到位的问题;体系文件执行力度、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领域仍然存在“两张皮”的现象。
日常监管不到位,工作有漏洞。如检验检疫流程控制不到位,部分进出口货物检验检疫因实验室检测、证单缮制、单据传输等原因超流程。对国外通报及退运货物调查目的性不强,证据性资料不齐全,整改跟踪的记录不规范。抽采样管理抽批设定不科学,不按规程进行操作,甚至由企业人员代为扦样、送样,样品存放条件和留存时间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监督验证力度不够。缺乏山东局对分支局、分支局对执法一线、执法一线对进出口企业的监督检查、跟踪验证、持续改进奖惩机制和督察效能评价机制。综合督察、专项督察的深度、广度还不够,督察工作规范性、深入性和有效性不足。
食品农产品检测中心开展质量安全风险分析
当好“模板”
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山东局通过探索质量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途径,扎实推进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加强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推进会议上,山东局作为总局“5+1模板”单位,为全国检验检疫系统提供的直属局和分支局两套廉政风险防控“模板”受到总局领导和与会代表的高度评价,被誉为“起到了样板、指导、规范和推进作用”。
抓住重点,推进风险管控向纵深发展。一是制定“实施意见”,明确风险防控内容。坚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的原则要求,就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组织领导等做出规定,分层次、递推性地制定阶段性“模板”,在全省系统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二是抓住权力运行关键点,全面排查廉政风险。按照职权法定、权责一致的要求,以新“三定”方案推动全省系统编制《单位内部管理指南》;通过个人自查、岗位互查、处(科)室督察、领导审查、领导小组确定的“五步工作法”,对权力运行各环节进行梳理。三是依据潜在风险高低,科学评定风险等级。按照权力大小、危害程度及发生频次,确定高、中、低三类风险,实行分级管理。四是针对风险自身特点,制定具体防控措施。认真分析每项廉政风险的表现形式和危害后果,明确监控的对象、方法、频率和责任人。
创新思路,探索打造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纳入山东局综合管理体系,实现科学管控。一是实行全程控制。制定《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程序》,完善作业指导书,形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增强执行力。二是完善处置机制,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的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机制。三是健全考评机制,形成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考评与体系内审同步实施的“闭环式”体系。四是探索电子化科技防腐机制。集中力量研发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电子平台,将查询、统计、公开集于一体,规避人为操作风险的发生,在明确工作重点、分清防控责任、促进依法行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注重实效,充分发挥综合管控作用。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全局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主动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其综合管控作用逐步显现。一是成为领导科学决策的抓手。明确职权责任、运行流程、重点环节和存在风险,在领导干部进行决策部署时发挥指导作用。二是成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依据。与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明确了每项行政职权的行使过程和合法性依据,全面优化了行政执法流程,压缩了一线自由裁量权空间,有效遏制了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的发生。三是成为强化内部管理的基础。廉政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明确了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问题,切实增强了综合巡视、内部审计、监督检查、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黄岛局工作人员到出口轮胎企业检查
经验做法
全省系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两个专项活动”开展后,山东检验检疫系统迅速行动,一呼百应,机关干部职工深入一线,基层工作人员各显神通,涌现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做法。
山东局深入开展报检随附单据专项治理工作,重点排查企业利用虚假单据报检等违法违规行为。共抽调报检单2.6万余批,发现问题347个,实施行政处罚76起;对发现的问题制定97项整改措施,提出51条完善建议。突出内部管理排查,信息化设施、网站网络、应用系统数据安全排查,综合管理体系运行状况自查,人事管理排查,财务管理排查,思想作风排查,廉政风险控制管理工作及后勤保障排查八个重点,深入开展内部管理及队伍建设风险排查活动。
青岛局通过开展突出敏感企业、关键环节、督察手段和加强内纠内查的“三突出一内纠”活动,举办“企业违法案件调查及业务风险点排查”培训班,开展“风险识别及预警的业务督察模式研究”,多层次、全方位推进排查整治活动,共检查企业1146家,抽查单据5800余票,排查并纠正各类违法违规问题300余项,对违法违规企业立案处罚32起,移交司法机关1起。
烟台局建立“查工作差错-析问题根源-用纠正措施-验措施效果-立工作制度”的长效改进机制,把定期督察与日常督察相结合,围绕督察重点,落实督察计划。共检查检验检疫单证4387批,发现问题单证495批;累计取销26家出境植物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检疫注册登记资格、92家进口酒类企业备案资格。
黄岛局突出口岸业务特点,采用窗口突击抽查单证、加强电子证书核查等方法,加大对假冒或伪造检验检疫证书、“飞单”出口、制售出口假冒伪劣产品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已对违法违规企业处罚6起,立案两起。
临沂局坚持“内查不避丑,外排不手软”的工作原则,实施“监督管理、检验检疫、综合放行”三分离检验检疫流程再造,建立企业基地备案核实、产能核定、生产计划申报、生产过程监管、出口核销、视频监装等全过程监管机制。共发现内部工作质量问题89个、企业违法行为等问题215个,查处伪造证书18份,立案查处29起。
威海局以排查业务管理风险为重点,采取集中检查与部门自查相结合、外排和内查相结合、检查与纠正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开展风险点排查。发现内部业务管理风险点28处,提出业务工作改进措施18条。
潍坊局通过举办一次现场执法培训演练、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议、进行一次应急处置活动、组织一次进口商普法教育培训的“四个一”活动,深入推进质量安全风险集中排查整治活动。截至7月中旬,已排查企业58家,发现产品风险和工作风险9个。
山东局开展报检随附单据专项治理工作
长效机制
着力构建风险分析防范体系
山东局下大气力探索、建立以风险评估为基础的质量安全风险分析防范体系,逐步形成“预防胜于治疗”的风险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执法把关的科学性、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构建风险管理长效机制。以开展“两个专项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做法,不断探索深化“内查外排、内外并举、以案释案、以点带面”的工作质量调查处置改进机制,潜移默化,形成风险管理的自觉行为。建设“层级督察”的模式,用质量管理体系规范风险排查工作程序,用绩效考核引导风险排查工作规范、深入、有效开展,追求行政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发挥体系管理和绩效考核的作用。在规范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应用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的过程方法,以C为切入点,形成CAPD新循环的过程管理模式。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激励作用,探索考核到人的机制,以及更加合理、简便、管用、让人信服的加扣分考核方式和综合评议模式;提高督察工作的计划完整性、有效性及实施过程的时效性和规范性,对督察结果的处置和应用设定考核目标;优化KPI(关键指标)的比重,突出重点目标,使绩效考核能保持明确、重点和正确的导向。
健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风险沟通制度。进一步创新质量安全风险评价和风险分级管理制度、风险会商制度、质量安全约谈制度;建立健全与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之间的风险信息交流与信息通报制度;加强与地方政府、司法机关等部门的配合,建立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落实质量安全有奖举报与社会监督制度,完善质量安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完善企业激励奖惩机制。帮扶优质企业,严打无良企业,促进企业诚信,从质量管理体系入手,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体系,向管理要效益,减少不合格品,杜绝国外通报和退货,从根本上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通过合理规范的手段,减少抽检批次和检测项目,强化过程监管,兑现诚信优待政策,对守法诚信企业快验快放,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对不守法规、不讲诚信、无视质量的企业,坚决采取落实黑名单制度、取消备案资格等处罚手段,提高其违法违规成本,净化出口环境。
提高执法调查和督察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督察合力,将综合督察、专项督察、纪检监察、内部审计、体系内审、绩效考核等有机结合,建立上级监督下级、同级互相监督、下一环节监督上一环节的立体监督模式,丰富督察方式和手段,真正发挥执法督察的监督保障作用。
为出口企业举办韩国食品安全法规说明会
《中国国门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