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 森 李 浩 吴新华 杨 光
相关链接
一株杂草、一只毒蛾、一头天牛,哪怕一条微不足道的小小线虫,它们通过自己独有的竞争方式,与地球上的其他物种争夺着生存资源。世界贸易的大流通,让一些有害物种得以万里迁徙,从异国他乡来到中国,它们啃食庄稼、吞噬森林、传播疫病,让人类经历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2011年,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共截获进境植物有害生物3972种、50万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242种、4.5万种次。另据国家环境保护部的估算,我国每年因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
一边是生物入侵造成检疫承载的能力趋近极限,一边是大通关时代“快进快出”的物流要求频频施压,面对双重压力,检验检疫部门该如何抉择?江苏检验检疫局正全力打造的“数字动植检”或是一个可鉴样本。
“三连冠”的背后
2009年至2011年,江苏检验检疫局进境植物疫情截获连获全国检验检疫系统“三连冠”。
实现这一工作成效的重要原因,在于检验检疫工作者的开拓胆识。分管这项工作的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蒋原一语中的:“以强烈的大局意识凝聚合力,以机制创新跨越体制障碍。”
通过细致分析本局动植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十二五”时期发展的需求,江苏局党组站在更高的层次针对本系统区域差别大、资源分散等现实问题,决定实施“数字动植检”工程,
以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发挥优势,集成突破,加速发展。
这是十几年的蓄势与铺垫,这是多年来的思考与度量,这是先行先试的号角——“检验检疫模式改革与创新总得有人有地方率先突破”、“合理规划检测力量的布局”、“集众智科技强检”。
口岸检疫专业人才、实验室科研力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外力等优势资源迅速向统一平台集结。全省系统一盘棋,以是否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以是否有利于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以是否有利于提升执法把关和服务发展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目标!
当然,在这背后与政策支持、思维创新以及对于创新工作机制、合理规划资源利用的渴求和该局动植物监管处等部门的谋划水平和执行力度密切相关,在无任何先例可以借鉴的前提下,该局大胆创新,闯出了一条以信息化为载体的检疫监管新路。
如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索和发展,“数字动植检”以“融合、共享、创新”为原则,集成信息资源平台、业务管理平台、检测鉴定平台和能力建设平台4个子系统;有害生物数字标本库、鉴定资料库、材种资源库、有害生物基因库4个基础信息库;数字监控、视频监控、溯源管理和防伪管理4个业务应用系统;以及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系统,移动终端鉴定系统和有害生物辅助鉴定系统、木材树种鉴定系统、粮谷品质检验系统等5个鉴定系统,形成了信息资源全省共享、业务管理全省统一、检测专家服务全省的格局。
一群人在国门前哨枕戈达旦,另一群人在实验室里默默耕耘,他们都有着最虔诚的理想,有着最滚烫的热血,捍卫着一方热土的安全。
资源共享
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已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区域性中心实验室、常规实验室组成的覆盖全省的动植物检验检疫网络体系。
“数字动植检”工程实施以后,全省系统实验室可实现标本、资料、技术资源共享,相互之间可实现有害生物远程鉴定互联互通,从而一改以往各实验室资源分散、各自为据的状况,特别是解决了大批量样品、尤其是重要有害生物鉴定需要送样到重点实验室时间长的难题。
这是一次林木虫害远程鉴定的全过程。
太仓检验检疫局人员从进境木材中截获数只天牛成虫,随即送样至本局实验室。实验室人员怀疑可能是国内尚未截获的一种天牛,采用远程鉴定系统向江苏局安主任求援——
安主任,即安榆林。江苏检验检疫局动植食检测中心植物检疫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国务院津贴获得者。每天他端坐在计算机前,接受全省甚至全国发来的植物有害生物相关样本。
很快,经过安榆林等人的仔细鉴定,这种天牛成虫被确认为Mephritus blandus,系全国首次截获有害生物,尚无中文名。
“全国系统各个动植物实验室历经数十年沉淀,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资源,各自收集了大量有害生物标本、鉴定资料和国内外法规信息,迫切需要各实验室合作形成全系统资源共享。”对于口岸检疫而言,资料、标本和信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掌握全面或独特的有害生物标本、鉴定资料、国内外疫情和法规信息就可能掌握先机。谈到资源共享时,安榆林的心情颇为急切。
安榆林的想法和先期实践在同行间获得了积极的响应。2010年,广东大亚湾检验检疫局率先使用了他研发的“HL-CIQ植物检疫实验室远程鉴定系统”。该远程鉴定系统将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与传统显微检测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点对点、点对多点的远程实时鉴定。
通过该系统,一旦截获外来生物即可调用、比证、核对和重新建档。检验检疫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做到与植检方面的专家面对面,共同观察、鉴定口岸截获有害生物,为提高植物检疫鉴定准确率、促进实验室专业人员学习交流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截至目前,江苏、广东、湖北、新疆检验检疫局的相关植检实验室完成了远程对接,实现互动互联,资源共享、专家互动。由此,江苏局的数字动植检也全面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截至2011年底,江苏检验检疫局集全省技术骨干,通过数次专题研究,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有害生物数字化技术规范,而且借助最先进的设备已顺利完成近1000种重要有害生物的数字化工作,为一线人员学习、查询、鉴定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监管有效
作为检验检疫重点监管的对象,木质包装是林木有害生物跨地区传播的重要载体,许多危险性有害生物借木质包装跨地区传播,并对当地的农林业和生态系统造成较大威胁。
有关数据显示,平均每100批进出口货物中就有约30批使用木质包装。按《出境货物木质包装检疫处理管理办法》规定,出口木质包装须在除害处理前由木质包装生产企业向检验检疫部门申报。而使用企业在口岸通关时无须再向口岸检验检疫部门单独报检,也就是说,出境木质包装在离境时是否进行了除害处理并加施IPPC标识,很大程度上依靠企业的自律和诚信。
但是,无论是地方政府的执法部门还是检验检疫的监管,一切都无从遏制短利企业寻找“走捷径、求快钱”的动力。一些企业出于费用考虑或运输时间考虑,刻意逃避除害处理,存在侥幸心理,企图在进口国口岸蒙混过关。同时,盘桓口岸一线多年的“人手短缺”难题一直让口岸检疫捉襟见肘。
以昆山为例,这里聚集了全国1.9%的外资,九分之一的台资,该口岸2011年进境木质包装达3万余批,而口岸检疫监管人员却仅有5人,面对数以万计的货物,检验检疫人怎样才能做到有效监管呢?
昆山检验检疫局出口加工区检疫科科长廖太林将口岸木质包装企业归为“721现象”,即70%企业的基本不违规,20%的企业很少违规,10%进境木质包装企业违规现象严重。
针对这10%的“重点对象”,昆山局以风险管理为准则,积极研发基于信息技术的诚信管理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对进出口企业进行动态监管,有效地封堵了木质包装申报、查验环节的漏洞,监管效率大幅度提升。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跟廖太林感受相同的还有太仓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科长吴建波。“我们只要依靠技术手段测试木质包装的温度、湿度、含水率探头,就可以将数据实时传输到办公室的电脑里,实时在线监管。吴建波称,他们的探头已延伸到了用于货物处理的窑中。“虽然里面空间密闭,但除害处理的曲线图自动记录处理过程,在办公室的电脑里全部都看见了。”
而在连云港。2011年7月1日,检疫人员在对一批来自菲律宾的集装箱装载的铬矿石进行检疫时,就发现了大量红色蚂蚁。
该类蚂蚁攻击性很强,检疫人员称被该类蚂蚁咬后伤口处有酸麻的感觉,快速鉴定迫在眉睫。通过视频远程鉴定系统,江苏局植检实验室专家“会诊”该蚁样品为“热带火蚁”。
整个鉴定过程仅用了半小时,不仅为及时有效作出处置措施提供了依据,而且对全批量货物的快速验放提供了便利。
企业受惠
不乏创新故事的江苏大地,政策聚焦、财力聚焦、人才聚焦,一项项力度空前的创新举措推进检验检疫部门主导的“数字动植检”工程建设。
思想、激情、资源、科技、实验室环环相扣。如今,“数字动植检”实现了网络的深度并联,大大缩短了检验检疫报告签发的周期,原来需平均4.2天的报告送抵时间缩短至不到1个工作日,实验室检测周期缩短了70%以上。
对此,江苏检验检疫局动植处负责人说,“目前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已经实现了全省范围有害生物远程鉴定的无缝对接,充分满足现场第一时间验放的需求。”
信誉与效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利润。
作为企业,我们迫切希望维护自身的良好信誉。” 常州市佳宇机械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阮留林直言不讳表达了内心期望。由于公司信誉良好,2010年以前,公司生产的木质包装时有被不法企业假冒标识的现象,为此公司一度不堪其困扰。
2010年起,江苏局在常州率先试用木质包装防伪新技术,通过GPS定位技术自动生成防伪码加施于产品上,具有防伪功能的产品可实现全球溯源查询,从而有效杜绝了假冒问题。同样,蜚声中外的阳澄湖大闸蟹也深受假冒困扰,苏州局开发的二维码防伪技术投入应用后,出口品牌大闸蟹被假冒的问题迎刃而解,有效维护了地方特色农产品良好的品牌形象,为产业增效发挥了巨大作用。
无志者千难万难,有志者千方百计。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的这场“数字化”工程,最终幻化出的无疑是检疫工作水平和企业效益的双赢递进。
眼下,检疫一线、进出口企业成为了“数字化动植检”工程的受益者。该项工程的推进过程为系统内外资源合理融合与合理利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在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蒋原看来,虽然数字动植检工程还处在试行阶段,但他对该模式的前景充满希望,并期待能在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得到认可和推广应用。
“毕竟,我们都守在同一片国土上,肩负的是同样的责任。”
《中国国门时报》